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叶,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先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初明经,补婺州参军 举:举荐,推荐
B.诏暹其事实 按:审查
C.蕃人金以遗,暹固辞不受 携带,带着
D.尚书省及故吏赙赠 赙赠: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文中“夺情”的意思是“剥夺情志”,即不遵循对方的想法和愿望。因此文中“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是指不遵循杜暹的愿望而授予安西副大都护一职。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蕃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
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
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②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句译为: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补任婺州参军.举:考中.
(2)A 中“夺情”, 夺情,剥夺人之常情的意思.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3)C “在他出使碛西期间”错,应为“杜暹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期间”,原文“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
(4)①“俄”,不久;“以清节”, 因清廉节俭;“见知”, 被人所知;“深重赏之”,非常赏识器重;“寻”,不久.译为: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
②“坐”,因…而获罪;“下司法结罪”, 交由法司断罪;“何以”, 靠什么;“劝”, 勉励.译为: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答案:
(1)A 
(2)A 
(3)C 
(4)①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
②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参考译文
    杜暹,濮阳人.自杜暹的高祖到杜暹,一家五代同居,杜暹特别恭敬谨慎,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补任婺州参军,任满将还乡,州吏赠送他一万多张纸,杜暹只接受了一百张,其余全部还给.当时来告别的州府官员,看到这种情景感叹道:“从前清廉的官吏接受一枚大钱,杜暹之举又有什么不同!”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开元四年,杜暹升任监察御史,于是前往漠西检查屯田驻军.适逢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和,互相上奏指责,诏令杜暹查明事实.当时杜暹已返回凉州,接到诏令又前往漠西,于是进入突骑施营帐,以查究他们与郭虔瓘等人冲突的情况.番人以黄金相赠,杜暹坚决推辞不受,左右的人说:“您远道出使这边远的地方,不可辜负了番人的情意.”杜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番境以后,他才传书让番人去收取.番人大惊,越过沙漠追赶他,追赶不上,方才作罢.杜暹多次升迁,任给事中,因继母去世辞去官职回家守丧.开元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调任太原尹,有人推荐杜暹前往代替他,番人佩服他的清廉谨慎,十分思念仰慕他,于是杜暹丧期未满起任安西副大都护.第二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番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了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了他的党羽五十多人,重新选任了君长,于阗才安定下来.杜暹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很得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拥戴.
    开元二十年,杜暹任户部尚书.皇上将要巡幸东都,诏令杜暹为京城留守.杜暹因此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他亲自巡查,从不懈怠.皇上听说后称赞他说:“卿一向清廉正直,而且又勤劳能干.自从担任留守,事事都能尽职,治政使官吏整肃,恩惠能施及百姓.朕心中十分欣慰.”开元二十八年,病逝,谥号为“贞孝”.
    杜暹在家孝顺友爱,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杜暹常以公正清廉勤劳节俭为己任,年轻时立誓不接受亲友馈赠,一生如此.他去世后,皇上感到十分惋惜,派宦官到他家中探望丧事的办理,宫内拿出三百匹绢赐与他家.尚书省及过去与他共事的官吏赠给的丧葬财物,他的儿子杜孝友遵守父亲一向的约束,一概拒绝不曾接受.
看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武昌阻风[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这首诗由“无穷归  2020-04-07 …

照样子,联系数学知识,写一写你对文中数字的理解.例:民意测试结果显示的居民生活满意率82%,表示参  2020-05-13 …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  2020-05-30 …

六、读读唱唱,按要求答题。为了谁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  2020-07-06 …

古代诗歌阅读武昌阻风(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1  2020-07-11 …

对联:《归园田居》对什么?(要一首诗名,第一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动词,中间两个字能反过来)第二个字要三  2020-07-16 …

表是“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下列各题。注: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  2020-11-04 …

《威海市(37.5°N)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有“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  2020-11-13 …

几道动物谜1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2偶尔相逢细问途,不知何事数  2020-11-27 …

克雷洛夫的《农夫与蛇》中口称'邻居'笑容满面中邻居加上引号有什么深意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