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作者怎样的境界和胸襟?境界和胸襟!

题目详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作者怎样的境界和胸襟?
境界 和 胸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好像怕人识破借问月而泄出的愤慨,刚刚把心灵深处的真实感情略加发泄,便立刻用理智把他辩倒.虽然没有说自己心中的不满是不应该的,但却明明地表示:月的残缺,人的悲离都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知道是难全,为什么还发出“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疑问?一个失意的人,孤零零的冷冷清清的在异乡暗度良宵佳节,其寂寞的感情想用理智来克服,总是有些勉强的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既指嫦娥而代月,又暗喻美好之全.感情必须用感情来战胜,把感情付诸理智来判断,不是暂时的自我安慰,就是长远的预后不良.为了不让佳节的离愁来窒息人,诗人于是把揪心的寂寞寄托在愿望上.愿望是美好而热烈的.但人真能长久吗?千里他乡的明月真能光辉灿烂吗?希望这样,但愿如此.而真诚热烈的希望,往往是战胜不行,走向光明的第一个起点.
这段写骨肉离情的文章,体现出全和缺的观念.既没有走向“不完全宁愿无”的绝境,也避开了“抱残守缺”的死胡同.从“转朱阁”到“共婵娟”,由恨不全,而承认难全,由承认难全,而把全寄托在愿望上.诗情螺旋式的发展着-既不一味的怀恨,也不一味的悲观.
诗人借中秋明月抒发出来的矛盾精神,借骨肉离情体现出来的全缺观念,是互为表里的.全是理想境界的现象.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可贵的是在诗情起伏过程中,诗人是中能以高昂旺盛的乐观主义来对待残缺的现实,并坚持完美的理想.一轮光辉灿烂的明月,从篇始照到篇终,从现实生活照到理想世界.作者虽有犹豫,并无悲哀;虽有怨恨,并无颓唐;虽然没有良宵佳节的欢乐,但对未来生活也还没有失掉
情人的关系大概是后人自己演化出来的.表达了两情相悦的人因种种因素却不能在一起的痛苦和无奈.只是希望终有一天可以朝朝暮暮.
看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从古至今,我们的国家遭遇了许多灾难,从古代被外敌压迫、奴役,到现在  2020-06-13 …

王娟有故事书42本,()漫画书有多少本?根据算式补充适当的条件.王娟有故事书42本,()漫画书有多  2020-06-16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石斛与飞鼠的生死与共①柔韧的茎蔓上,碧叶如羽。金黄色、藕形的茎节,成熟  2020-07-01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古人对什么的美称  2020-07-16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古人对.的美称,除此之外,它还有.  2020-07-16 …

“婵娟”在古诗文中一般是指月亮,比如在苏轼的“,”一句中,但在李商隐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  2020-07-16 …

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  2020-12-01 …

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  2020-12-01 …

我自己写的怎样,给点评价.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梁昌娟读《面对苦难》有感阅读完了周国平的《我自己写的怎  2020-12-03 …

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歇过。唐代的“安史之乱”使诗人杜甫颠沛流离,深受其苦。课内诗战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