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阳光路十七号王虹莲新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他们山村的男人几乎全出去谋活路,山上的东西实在是不能养活他们。她在家里,种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阳光路十七号
王虹莲 新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他们山村的男人几乎全出去谋活路,山上的东西实在是不能养活他们。
她在家里,种地、养猪、赡养老人,等待着他从远方来寄来的信和钱。
每个月,他都会给家里寄来钱,或多或少。她似孩子一样,跑到储蓄所存起来,舍不得花掉一分钱。他们文化都不高,写封家书还是够用的。他的字丑陋,可是她喜欢,那字里行间,满是对她的牵挂和惦念。她也回信,羞涩地表达着惦记。正是新婚,她的每一瓣心花里,全是那个黑黑瘦瘦的男子。
他的地址她早就背下来了--阳光路十七号。
阳光路,多好听的名字。在那个繁华的大城市,这条路一定是铺满了金灿灿的阳光。何况,他在来信中说,阳光路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路,绿阴蔽日,碎石铺就,这里条件相当好,住的是有露台的那种房子,虽然是打工,可并觉得不苦。
于是她的想像就更加完美,问,那阳台上有杜鹃花吗?有水仙花吗?那围墙上青藤爬满了吗?这种幻想让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感。所以,等待着阳光路十七号的来信成了她最大的快乐。
她喜欢听他描述外面的世界,那些红白相间的房子,那些穿着漂亮衣服的女孩子,那悠扬的钢琴声;他还说起过麦当劳,说,什么时候你来,我带你去吃。
但那年的春节,他却没有回来。他说,公司组织去海南旅游,机会难得,还是明年再回去吧。她逢人便说,我们家男人去海南旅游了,公司组织的。好像公司是个很气派的词,好像海南是国外一样。
存折上的钱越来越多了,她跟他说,明年你回来,我们一起盖个新房子吧。他们在信上的计划是那么美好,盖个新房子,买几只小猪仔,再种点玉米,生一个小孩子。想着想着,她就会甜蜜地笑。
他离开家快两年了,她想他想得快发了疯了。于是她准备动身去找他,想给他一个惊喜。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她到达了那个城市。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大都市,她一下子就晕了,如果不是警察帮助,她简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她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的纸条递给警察。警察说,很远的地方,在郊区呢,离城市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她呆住,以为听错了,他明明说是在市中心啊。
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她又打听这个地方,有人指给她说,往前走,那边搭的简易棚子就是!
她终于看到一块破牌子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一块简陋的木牌子,上面有水泥和白灰。她也看到了那些简陋的房子,真是红白相间,红的砖,上面画着白线。而刚才路过那些漂亮的小区时,她也的确看到了带露台的房子,听到了钢琴声,可那都是别人的快乐。
旁边的人说,这片大楼快盖完了,这片简陋的房子也快拆除了,这帮农民工也应该回家了。他们在这儿干了快两年了,为挣钱都舍不得回家,可春节时老板跑了,连路费都没给他们留。
站在那简陋的房子前,她哭了。她没有去找他,而是又坐三天三夜的火车回了家。
回家后她写信给他:我想你了,回家吧。
一个月后,他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家,当然,还带着一份不再新鲜了的麦当劳。她让他吃,他说,你吃,我在外面总吃。她含着眼泪吃完那个叫汉堡的东西,然后说,不好吃,不如红薯粥好喝呢,怪不得你说吃腻了。
整整一夜,他给她讲外面的世界,一直说阳光路十七号,她听着,在黑暗中流下眼泪。最后,她握住他的手:因为有你,那条路才叫阳光路。
她一直没有说,她去过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她一个幸福而心酸的秘密。
(选自《中国青年》杂志,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小说第二段写她“等待着他从远方来寄来的信和钱”,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原本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她对丈夫的牵挂和惦念。
B.小说结构严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如前文丈夫来信中写到“带露台的房子”“钢琴声”,与后文写到她遇到的真实情况形成了呼应。
C.女主人公勤劳质朴,看重爱情,她独自在家劳作,并赡养老人;男主人公辛苦节俭,细心体贴,不断寄钱回家,还用善意的谎言安慰妻子。
D.小说以小见大,透过一对小夫妻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同时也写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彰显了他们卑微生活之中的人性美。
(2)小说以“阳光路十七号”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3)请探究文章结尾划线句的意蕴。
阳光路十七号
王虹莲 新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他们山村的男人几乎全出去谋活路,山上的东西实在是不能养活他们。
她在家里,种地、养猪、赡养老人,等待着他从远方来寄来的信和钱。
每个月,他都会给家里寄来钱,或多或少。她似孩子一样,跑到储蓄所存起来,舍不得花掉一分钱。他们文化都不高,写封家书还是够用的。他的字丑陋,可是她喜欢,那字里行间,满是对她的牵挂和惦念。她也回信,羞涩地表达着惦记。正是新婚,她的每一瓣心花里,全是那个黑黑瘦瘦的男子。
他的地址她早就背下来了--阳光路十七号。
阳光路,多好听的名字。在那个繁华的大城市,这条路一定是铺满了金灿灿的阳光。何况,他在来信中说,阳光路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路,绿阴蔽日,碎石铺就,这里条件相当好,住的是有露台的那种房子,虽然是打工,可并觉得不苦。
于是她的想像就更加完美,问,那阳台上有杜鹃花吗?有水仙花吗?那围墙上青藤爬满了吗?这种幻想让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感。所以,等待着阳光路十七号的来信成了她最大的快乐。
她喜欢听他描述外面的世界,那些红白相间的房子,那些穿着漂亮衣服的女孩子,那悠扬的钢琴声;他还说起过麦当劳,说,什么时候你来,我带你去吃。
但那年的春节,他却没有回来。他说,公司组织去海南旅游,机会难得,还是明年再回去吧。她逢人便说,我们家男人去海南旅游了,公司组织的。好像公司是个很气派的词,好像海南是国外一样。
存折上的钱越来越多了,她跟他说,明年你回来,我们一起盖个新房子吧。他们在信上的计划是那么美好,盖个新房子,买几只小猪仔,再种点玉米,生一个小孩子。想着想着,她就会甜蜜地笑。
他离开家快两年了,她想他想得快发了疯了。于是她准备动身去找他,想给他一个惊喜。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她到达了那个城市。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大都市,她一下子就晕了,如果不是警察帮助,她简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她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的纸条递给警察。警察说,很远的地方,在郊区呢,离城市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她呆住,以为听错了,他明明说是在市中心啊。
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她又打听这个地方,有人指给她说,往前走,那边搭的简易棚子就是!
她终于看到一块破牌子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一块简陋的木牌子,上面有水泥和白灰。她也看到了那些简陋的房子,真是红白相间,红的砖,上面画着白线。而刚才路过那些漂亮的小区时,她也的确看到了带露台的房子,听到了钢琴声,可那都是别人的快乐。
旁边的人说,这片大楼快盖完了,这片简陋的房子也快拆除了,这帮农民工也应该回家了。他们在这儿干了快两年了,为挣钱都舍不得回家,可春节时老板跑了,连路费都没给他们留。
站在那简陋的房子前,她哭了。她没有去找他,而是又坐三天三夜的火车回了家。
回家后她写信给他:我想你了,回家吧。
一个月后,他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家,当然,还带着一份不再新鲜了的麦当劳。她让他吃,他说,你吃,我在外面总吃。她含着眼泪吃完那个叫汉堡的东西,然后说,不好吃,不如红薯粥好喝呢,怪不得你说吃腻了。
整整一夜,他给她讲外面的世界,一直说阳光路十七号,她听着,在黑暗中流下眼泪。最后,她握住他的手:因为有你,那条路才叫阳光路。
她一直没有说,她去过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她一个幸福而心酸的秘密。
(选自《中国青年》杂志,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小说第二段写她“等待着他从远方来寄来的信和钱”,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原本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她对丈夫的牵挂和惦念。
B.小说结构严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如前文丈夫来信中写到“带露台的房子”“钢琴声”,与后文写到她遇到的真实情况形成了呼应。
C.女主人公勤劳质朴,看重爱情,她独自在家劳作,并赡养老人;男主人公辛苦节俭,细心体贴,不断寄钱回家,还用善意的谎言安慰妻子。
D.小说以小见大,透过一对小夫妻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同时也写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彰显了他们卑微生活之中的人性美。
(2)小说以“阳光路十七号”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3)请探究文章结尾划线句的意蕴。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A.正确;在家乡挣不到钱,只能等待远方寄来的钱,说明家乡生活艰辛;而她总把钱存起来不用,更喜欢读他的信,表明她牵挂丈夫;
B.正确;丈夫信中所写的美好环境与后文所住的简陋房屋形成对比,突显出丈夫不愿妻子担心的心理;
C.正确;
D、错误;本文的主题不是批判社会,而是赞美他们的人性之美;如丈夫用善意的谎言安慰妻子不让妻子担心,妻子发现丈夫的谎言后并未揭穿,而是用委婉的方式让丈夫回家,表明他们生活虽然艰难,却充满关爱与温馨;
(2)“阳光路十七号”是男主人公打工的住址,经常出现在信中;
从结构上看,“阳光路十七号”贯穿小说始终,全文围绕它叙事,它是文章线索;
从主旨表达上看,它在男主人公信中所写和女主人公想象中的美好与现实的简陋破旧形成对比,但这些艰难的生存环境并没有磨灭他们心中对对方的关爱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更突显出人性的美好;
(3)“幸福”指她知道丈夫是为了不让她担心才会把那里描绘得十分美好,这是丈夫对她的关爱与体贴;
“心酸”是因为她已经知道那里条件十分艰苦,而且挣钱艰难,这让她心疼丈夫,为他感到心酸;
“秘密”是她已经知道阳光路十七号的真相,但她不会向丈夫说起,而是深藏心底;
答案示例:
(1)D;
(2)①本义:“阳光路十七号”既是他打工的地址,又是他信中经常提到的地点;(1分)
②结构:是小说的线索,作者围绕“阳光路十七号”讲述故事,使情节紧凑集中;(2分)
③内容:“阳光路十七号”的简陋破败和人物心中的美好形成对比,预示着他们夫妻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充满阳光,歌颂了美好的人性,凸显追求幸福的主题;(2分)
(3)①那里的条件极差,丈夫的打工生活太艰苦,挣钱太难,她感到心疼,这让她心酸;
②丈夫怕她担心才把那里描绘得非常美好,才把生活说得非常惬意,这让她感到幸福,因为她借此发现了丈夫的体贴与真爱;
③她把去阳光路十七号找丈夫而发现了真相的事藏在心里,不向丈夫透露.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A.正确;在家乡挣不到钱,只能等待远方寄来的钱,说明家乡生活艰辛;而她总把钱存起来不用,更喜欢读他的信,表明她牵挂丈夫;
B.正确;丈夫信中所写的美好环境与后文所住的简陋房屋形成对比,突显出丈夫不愿妻子担心的心理;
C.正确;
D、错误;本文的主题不是批判社会,而是赞美他们的人性之美;如丈夫用善意的谎言安慰妻子不让妻子担心,妻子发现丈夫的谎言后并未揭穿,而是用委婉的方式让丈夫回家,表明他们生活虽然艰难,却充满关爱与温馨;
(2)“阳光路十七号”是男主人公打工的住址,经常出现在信中;
从结构上看,“阳光路十七号”贯穿小说始终,全文围绕它叙事,它是文章线索;
从主旨表达上看,它在男主人公信中所写和女主人公想象中的美好与现实的简陋破旧形成对比,但这些艰难的生存环境并没有磨灭他们心中对对方的关爱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更突显出人性的美好;
(3)“幸福”指她知道丈夫是为了不让她担心才会把那里描绘得十分美好,这是丈夫对她的关爱与体贴;
“心酸”是因为她已经知道那里条件十分艰苦,而且挣钱艰难,这让她心疼丈夫,为他感到心酸;
“秘密”是她已经知道阳光路十七号的真相,但她不会向丈夫说起,而是深藏心底;
答案示例:
(1)D;
(2)①本义:“阳光路十七号”既是他打工的地址,又是他信中经常提到的地点;(1分)
②结构:是小说的线索,作者围绕“阳光路十七号”讲述故事,使情节紧凑集中;(2分)
③内容:“阳光路十七号”的简陋破败和人物心中的美好形成对比,预示着他们夫妻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充满阳光,歌颂了美好的人性,凸显追求幸福的主题;(2分)
(3)①那里的条件极差,丈夫的打工生活太艰苦,挣钱太难,她感到心疼,这让她心酸;
②丈夫怕她担心才把那里描绘得非常美好,才把生活说得非常惬意,这让她感到幸福,因为她借此发现了丈夫的体贴与真爱;
③她把去阳光路十七号找丈夫而发现了真相的事藏在心里,不向丈夫透露.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道数学应用题.列方程,请把答案和过程写出来.爸爸每月工资是1500元,妈妈每月工资是1000元, 2020-05-16 …
:李强、王欣、刘红、陈燕四家10月份共付电费130元.下面是他们四家的电表分别显示的数据,他们各付 2020-06-16 …
英语翻译元•耶律楚材《阴山》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松桧丛 2020-06-17 …
月球不停地绕地球公转,但它的一面(正面)始终对着地球,另一面(背面)始终背着地球.科学家们发现,在 2020-06-20 …
科学家们去南极考察时,在极圈附近常常会碰到许多漂浮着的冰山其中有一块冰山,科学家们估测出水面上的体 2020-07-06 …
小兰家、小山家和小飞家7月,份的用电情况如下表:(单位:千瓦时)6月底读数7月底读数实用电数小兰家 2020-07-19 …
(1)新闻再播4位白俄罗斯登山家计划7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2013-06-1014:25:03来源: 2020-11-04 …
计算冰山质量科学家们去南极考察时,在极圈附近常常会碰到许多漂浮着的冰山,其中有一块!冰山,科学家们测 2020-11-14 …
1.小明上山时每分钟走50米,28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沿原路以每分钟75米的速度下山.他下山需几分钟? 2020-11-25 …
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十一岁时以《蔽月山房》为题信口吟出了一首富含哲理的诗句:“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 2021-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