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寄崔侍御①李白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高人屡解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寄崔侍御 ①
李白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 ② 秋。
【注】 ① 本诗写于天宝十二年( 753 年),时诗人离东鲁家南游吴越。崔侍御,即崔成甫,李白的好友,曾任校书郎、摄监察御史。 ② 敬亭:指敬亭山。
23 .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6 分)
24 .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的两种,然后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5 分)
【答案】
23 . ① 对故乡的思念。 “ 去国 ” 即远离家乡, “ 长为不系舟 ”
是指飘泊天涯; “ 独怜一雁飞南海 ”“ 却羡双溪解北流 ” 是痛惜自己如孤雁南飞离家越来越远、羡慕双溪能流向家的方向。 ② 对朋友的感激。 “ 高人屡解陈蕃榻 ” 是说崔侍御多次解榻相待,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③ 对朋友的不舍。 “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 即言与友人离别,有如敬亭山的秋叶将在秋风中各奔东西,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24 . ① 寓情于景:宛溪 “ 霜夜 ” 听 “ 猿愁 ” ,凄冷之夜,猿猴哀鸣,一片凄凉,很好地烘托出思家之愁,飘泊之苦。 ② 用典: “ 陈蕃榻 ” 化用典故,感激朋友的热情关照。 ③ 比喻:用 “ 不系舟 ” 比喻浪迹江湖、飘泊不定的诗人。 ④ 对比: “ 一雁南飞 ” 与 “ 双溪北流 ” 对比,借以表达思乡之愁,飘泊之苦。
【解析】
23 .
试题分析:问的是 “ 哪些情感 ” ,可见要点就不止一个,仔细领悟诗句,有多少答多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24 .
试题分析:表现手法应从大处着眼,先就整体上的表现手法答起,最后才答到修辞手法。题目要求是 “ 简要分析 ” ,光例举是不行的,要结合诗句来分析。其中 “ 陈蕃榻 ” 的典故在《滕王阁序》里学过。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是什么 2020-05-20 …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海峡女巫,她能用自己的歌声诱惑所有经过这个海峡的船只,使它们触礁沉没。智勇双全的奥 2020-06-21 …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的解释? 2020-06-22 …
珊瑚菜--扎根海滩的美丽珊瑚陈博君①珊瑚菜是伞形科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海边沙滩上。为有效 2020-06-26 …
“御”字何意?很多古诗文中都出现了“御”这个字,如:“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情尚在御”…… 2020-07-01 …
沿海地带修建海堤可抵御海潮的侵蚀、建设海堤公路、扩大城区面积、建设滨海新城.如图拍摄时间:北京时间2 2020-11-12 …
印度洋海啸对海洋生物的摧残难以估量,但红树林却是自然界防御海啸的一大功臣。在因海啸而受灾的区域中,红 2020-11-22 …
心灵感悟:在冰冰读书笔记的最后有一段未完成的心得,请你和她一起完成.在我生命的航程中,书是浩瀚的大海 2020-11-27 …
印度洋海啸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专家指出,为防御海啸,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除加强防波堤建设外,最重要的是尽快 2020-12-22 …
印度洋海啸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专家指出,为防御海啸,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除加强防波堤建设外,最重要的是尽快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