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寄崔侍御①李白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高人屡解陈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寄崔侍御

李白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 秋。

【注】 本诗写于天宝十二年( 753 年),时诗人离东鲁家南游吴越。崔侍御,即崔成甫,李白的好友,曾任校书郎、摄监察御史。 敬亭:指敬亭山。

23 .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6 分)

24 .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的两种,然后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5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23 . ① 对故乡的思念。 “ 去国 ” 即远离家乡, “ 长为不系舟 ”
是指飘泊天涯; “ 独怜一雁飞南海 ”“ 却羡双溪解北流 ” 是痛惜自己如孤雁南飞离家越来越远、羡慕双溪能流向家的方向。 ② 对朋友的感激。 “ 高人屡解陈蕃榻 ” 是说崔侍御多次解榻相待,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③ 对朋友的不舍。 “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 即言与友人离别,有如敬亭山的秋叶将在秋风中各奔东西,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24 . ① 寓情于景:宛溪 “ 霜夜 ” 听 “ 猿愁 ” ,凄冷之夜,猿猴哀鸣,一片凄凉,很好地烘托出思家之愁,飘泊之苦。 ② 用典: “ 陈蕃榻 ” 化用典故,感激朋友的热情关照。 ③ 比喻:用 “ 不系舟 ” 比喻浪迹江湖、飘泊不定的诗人。 ④ 对比: “ 一雁南飞 ” 与 “ 双溪北流 ” 对比,借以表达思乡之愁,飘泊之苦。

【解析】

23 .

试题分析:问的是 “ 哪些情感 ” ,可见要点就不止一个,仔细领悟诗句,有多少答多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24 .

试题分析:表现手法应从大处着眼,先就整体上的表现手法答起,最后才答到修辞手法。题目要求是 “ 简要分析 ” ,光例举是不行的,要结合诗句来分析。其中 “ 陈蕃榻 ” 的典故在《滕王阁序》里学过。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千里修书为上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1)有人说这首诗是李鸿章写的,如  2020-05-23 …

我认为此二句应出自李商隐的诗.风格太象了!只是无证据,李诗我找遍了也没有这两句.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此  2020-06-09 …

马嵬的李商隐和马嵬的袁枚下列与两首诗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都属格律诗.  2020-06-09 …

解答题唐代大诗人李白喜好饮酒作诗,民间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算法统宗》中记载了一个“李白沽酒  2020-06-22 …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诗中“天  2020-07-12 …

“诗仙”李白的诗风飘逸、豪放,纵横开阖,而“诗圣”杜甫的诗风则凝重浑厚、沉郁顿挫,这是因为()A.  2020-07-26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论诗(清)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  2020-11-15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唐诗里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以诗  2020-11-16 …

看故事,写成语唐唐代大诗人李白死后,无数文人墨客在他墓碑上题诗凭吊。明朝一进士感到这些人太不自量力,  2020-11-24 …

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这样做的用意?都说是:看了崔颢的诗之后不敢写.有没有可能是:李白觉得这首诗不错,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