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2(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
题目详情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2(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

(1)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写出一个即可);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
(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__(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方(选填“前”或“后”),故需佩戴___透镜矫正.

(1)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写出一个即可);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
(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__(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方(选填“前”或“后”),故需佩戴___透镜矫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此时像距太大(或超出了...
看了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用"参差不齐"造句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 2020-04-12 …
孔子行道如果让你劝说农夫你怎么说?文言文孔子行道中如果让你劝说农夫你怎么说?越快越好,今天就要 2020-04-25 …
What'rethefunctionsandlimitationsofego-centeredgr 2020-05-17 …
根据下列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出下联.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下;秋日里,山色 2020-07-08 …
春天时,湖水荡漾,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天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 2020-07-08 …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波澜,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2020-07-08 …
1.对对联参考人物:孔明.武松.悟空.黛玉上联:千辛万苦唐僧取真经下联: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 2020-07-10 …
根据所给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春天里,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 2020-07-10 …
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 2020-07-10 …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根据 20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