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格桑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整;(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
题目详情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的实像.
(4)在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当烛焰向凸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它的焦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光屏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光屏向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故答案为:下.
(2)根据题意,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满足30cm=u=2f,所以f=15cm;
故答案为:15.
(3)使烛焰向左移动5cm后,此时u=25cm,即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因此需要将光屏左移;
故答案为:左;倒立;放大.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烛焰向凸透镜靠近时,即物距要减小,像距要增大.则光屏远离凸透镜.
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有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f.
故答案为:远离;小于.
故答案为:下.
(2)根据题意,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满足30cm=u=2f,所以f=15cm;
故答案为:15.
(3)使烛焰向左移动5cm后,此时u=25cm,即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因此需要将光屏左移;
故答案为:左;倒立;放大.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烛焰向凸透镜靠近时,即物距要减小,像距要增大.则光屏远离凸透镜.
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有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f.
故答案为:远离;小于.
看了 格桑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利用所学知识计算:(1)在1:5000000的地图上,用直尺量得图上距离为2.5厘米,那么实际距离 2020-04-09 …
(1)一幅中国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求这副图的比例尺.(2)在这幅地图上量 2020-04-09 …
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50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3.5厘米 2020-04-11 …
在一幅地图上,用4厘米的线路表示实际距离1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甲、乙两地相距57千米 2020-05-13 …
地图上,采用什么表示地面高度 地图上,采用什么表示地面高度 2020-05-16 …
在一副地图上图上4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2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已知甲乙两地相距570千米在 2020-05-16 …
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南通到 2020-11-12 …
我没带书,只好问你们了,其实书上都有的.在地图上常用()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图可以最直观的表示 2020-11-24 …
一、地图基本要素1.地图的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地图上方向的确定:(1)一般地图:通常 2020-11-28 …
下列关于地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B.地图上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