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
题目详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AriSlotle,前384-前322)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1)材料一中“尊敬的人”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的具体表现。
(2)从上述材料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持何种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AriSlotle,前384-前322)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1)材料一中“尊敬的人”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的具体表现。
(2)从上述材料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持何种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尊敬的人,依据材料一“‘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可知,“尊敬的人”指的是柏拉图.第二小问的表现,依据材料二“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可以得出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h是没有知识;他还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的设想不合实际.
(2)第一小问的态度,依据两则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的态度是尊敬但不盲从.第二小问的精神,依据材料和第一小问的回答可知,体现了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精神.
故答案为:
(1)柏拉图.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h是没有知识;他还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的设想不合实际,
(2)尊敬但不盲从.体现他追求真理的精神.
(2)第一小问的态度,依据两则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的态度是尊敬但不盲从.第二小问的精神,依据材料和第一小问的回答可知,体现了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精神.
故答案为:
(1)柏拉图.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h是没有知识;他还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的设想不合实际,
(2)尊敬但不盲从.体现他追求真理的精神.
看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亚里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早上打坐不能静心,有建议读普贤菩萨行愿品的,这读的意思是不是读偈就是从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 2020-07-13 …
高中作文议论一种社会现象针对现在社会的比较普遍的议论,要求论点明确,逻辑思路强,800字左右 2020-07-24 …
下面对画线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 2020-07-25 …
下面对加粗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 2020-07-25 …
下面对加粗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 2020-07-25 …
下面对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 2020-07-25 …
下面对加点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 2020-07-25 …
自己的身宫,你读出了什么看了好多遍雪大的谈笑篇章,更看了好多遍里面的身宫的论述。和好多雪大的一些算做 2021-01-08 …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 2021-01-16 …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