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上余青州书苏洵洵闻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曰:“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令尹而不怒。”其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余青州书
苏洵
洵闻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曰:“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令尹而不怒。”其为令尹也,楚人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为之怒。己不期为令尹,而令尹自至。夫令尹子文岂独恶夫富贵哉?知其不可以求得,而安其自得,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为之嚣嚣。嗟夫!岂亦不足以见己大而人小邪?脱然为弃于人,而不知弃之为悲;纷然为取于人,而不知取之为乐。
昔者,明公②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而为天下之名卿。当其盛时,激昂慷慨,论得失,定可否,左摩西羌,右揣契丹,奉使千里,弹压强悍不屈之虏,其辩如决河流而东注诸海,名声四溢于中原而磅礴于戎狄之国,可谓至盛矣!及至中废而为海滨之匹夫,盖其间十有余年,明公无求于人,而人亦无求于明公者。其后,适会南蛮纵横放肆,而莫之或救。明公乃起于民伍之中,折尺箠而笞之,不旋踵而南方乂安。夫明公岂有求而为之哉?适会事变以成大功,功成而爵禄至。明公之于进退之事,盖亦绰绰乎有余裕矣。悲夫!世俗之人纷纷于富贵之间,而不知自止!达者安于逸乐,而习为高岸之节,顾视四海饥寒穷困之士,莫不颦蹙呕哕而不乐。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此二人者,皆不可与语于轻富贵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贵贱之正味也。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者,而后可与语此。
洵,西蜀之匹夫,尝有志于当世,因循不遇,遂至于老。然其尝所欲见者,天下之士,盖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今明公来朝,而洵适在此,是以不得不见。
伏惟加察,幸甚!
(选自苏洵《嘉佑集》,有删改)【注】①令尹子文:令尹,春秋时期楚国官名,位同国相。子文,姓斗,名谷於菟,字子文。楚国内乱,子文自毁其家,以纾国难。三次被免去相位,毫无愠色。②明公:对于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的尊称,此处指余靖,时任青州知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楚人高令尹子文之行 高:高尚。
B.明公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 奋:振作。
C.不旋踵而南方乂安 乂:安定。
D.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丽狃于贫贱之辱者 狃:习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而人为之嚣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脱然为弃于人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C.明公乃起于民伍之中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然其尝所欲见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B.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C.穷者黎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D.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苏洵先写古代贤士令尹子文在令尹职位上三起三落,楚人为他喜悦,替他愤怒,而他本人却心态平和,意在引出下文对余靖的赞颂。
B.苏洵写出了余靖出使戎狄之国时的慷慨无畏和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时的机智勇武,也借此讽刺了当政者的软弱无能,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C.苏洵刻画了世俗之人骄于富贵、耻于贫贱的丑陋之态,与余靖面对功成名就和失意落魄时的淡然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余靖的高尚人格。
D.苏洵在文中表达了对余靖胸襟豁达、宠辱不惊的君子之风的推崇之情和拜谒对方的急迫心情,同时也含蓄透露了自己的心志。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后,适会南蛮纵横放肆,而莫之或救。
②悲夫!世俗之人纷纷于富贵之间,而不知自止!
③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
上余青州书
苏洵
洵闻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曰:“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令尹而不怒。”其为令尹也,楚人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为之怒。己不期为令尹,而令尹自至。夫令尹子文岂独恶夫富贵哉?知其不可以求得,而安其自得,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为之嚣嚣。嗟夫!岂亦不足以见己大而人小邪?脱然为弃于人,而不知弃之为悲;纷然为取于人,而不知取之为乐。
昔者,明公②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而为天下之名卿。当其盛时,激昂慷慨,论得失,定可否,左摩西羌,右揣契丹,奉使千里,弹压强悍不屈之虏,其辩如决河流而东注诸海,名声四溢于中原而磅礴于戎狄之国,可谓至盛矣!及至中废而为海滨之匹夫,盖其间十有余年,明公无求于人,而人亦无求于明公者。其后,适会南蛮纵横放肆,而莫之或救。明公乃起于民伍之中,折尺箠而笞之,不旋踵而南方乂安。夫明公岂有求而为之哉?适会事变以成大功,功成而爵禄至。明公之于进退之事,盖亦绰绰乎有余裕矣。悲夫!世俗之人纷纷于富贵之间,而不知自止!达者安于逸乐,而习为高岸之节,顾视四海饥寒穷困之士,莫不颦蹙呕哕而不乐。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此二人者,皆不可与语于轻富贵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贵贱之正味也。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者,而后可与语此。
洵,西蜀之匹夫,尝有志于当世,因循不遇,遂至于老。然其尝所欲见者,天下之士,盖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今明公来朝,而洵适在此,是以不得不见。
伏惟加察,幸甚!
(选自苏洵《嘉佑集》,有删改)【注】①令尹子文:令尹,春秋时期楚国官名,位同国相。子文,姓斗,名谷於菟,字子文。楚国内乱,子文自毁其家,以纾国难。三次被免去相位,毫无愠色。②明公:对于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的尊称,此处指余靖,时任青州知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楚人高令尹子文之行 高:高尚。
B.明公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 奋:振作。
C.不旋踵而南方乂安 乂:安定。
D.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丽狃于贫贱之辱者 狃:习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而人为之嚣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脱然为弃于人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C.明公乃起于民伍之中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然其尝所欲见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B.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C.穷者黎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D.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苏洵先写古代贤士令尹子文在令尹职位上三起三落,楚人为他喜悦,替他愤怒,而他本人却心态平和,意在引出下文对余靖的赞颂。
B.苏洵写出了余靖出使戎狄之国时的慷慨无畏和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时的机智勇武,也借此讽刺了当政者的软弱无能,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C.苏洵刻画了世俗之人骄于富贵、耻于贫贱的丑陋之态,与余靖面对功成名就和失意落魄时的淡然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余靖的高尚人格。
D.苏洵在文中表达了对余靖胸襟豁达、宠辱不惊的君子之风的推崇之情和拜谒对方的急迫心情,同时也含蓄透露了自己的心志。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后,适会南蛮纵横放肆,而莫之或救。
②悲夫!世俗之人纷纷于富贵之间,而不知自止!
③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句意“楚国人认为令尹子文的行为高尚”,“高”应为“以…为高尚”.这里是意动用法.
B.明公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明公您刚开始振起于南海之滨,成为天下的名臣;
C.不旋踵而南方乂安:不多时间南方安定;
D.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者:只有天下那些习惯于富贵的荣耀,而且习惯于贫贱的耻辱的人.
(2)D.代词,代自己.A.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B.①介词,表被动;②介词,表比较.C.①副词,于是;②副词,竟.
A.而别人却因此喧哗讨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B.超脱的样子,被人抛弃/于是叫人再次去到南阁子,南阁子的规模比以前有一点儿不同.
C.您于是在百姓的队伍中奋起/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然而曾经所先想看到的/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3)句意:处境困难的人吃粗劣的汤羹却不饱,穿粗布衣服却不暖,习惯被贫贱的处境摧残折磨,仰望贵人的光辉则神魂颠倒惊慌失措.根据句意“摧折”应跟在“习为贫贱之所”,“贵人之辉光”是一个完整的短语,故选C.
(4)B.“也借此讽刺了当政者的软弱无能,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无中生有.
(5)①“适会”,恰逢;“纵横”,肆意放纵作乱.
②“纷纷”,忙碌追求;“自止”,自行停止.
③“略”,大都;“每”,常常;“恨”,遗憾.
答案:
(1)A
(2)D
(3)C
(4)B
(5)①那以后,恰逢南方的少数民族肆意放纵作乱,却没有人能够解救这危难.
②可悲啊!世俗的人在功名利禄之间忙碌追求,却不知道自行停止.
③那五六个人,我大都已见过;可是唯独不曾见过阁下您,常常认为是(或:把它当做)遗憾的事.
B.明公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明公您刚开始振起于南海之滨,成为天下的名臣;
C.不旋踵而南方乂安:不多时间南方安定;
D.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者:只有天下那些习惯于富贵的荣耀,而且习惯于贫贱的耻辱的人.
(2)D.代词,代自己.A.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B.①介词,表被动;②介词,表比较.C.①副词,于是;②副词,竟.
A.而别人却因此喧哗讨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B.超脱的样子,被人抛弃/于是叫人再次去到南阁子,南阁子的规模比以前有一点儿不同.
C.您于是在百姓的队伍中奋起/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然而曾经所先想看到的/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3)句意:处境困难的人吃粗劣的汤羹却不饱,穿粗布衣服却不暖,习惯被贫贱的处境摧残折磨,仰望贵人的光辉则神魂颠倒惊慌失措.根据句意“摧折”应跟在“习为贫贱之所”,“贵人之辉光”是一个完整的短语,故选C.
(4)B.“也借此讽刺了当政者的软弱无能,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无中生有.
(5)①“适会”,恰逢;“纵横”,肆意放纵作乱.
②“纷纷”,忙碌追求;“自止”,自行停止.
③“略”,大都;“每”,常常;“恨”,遗憾.
答案:
(1)A
(2)D
(3)C
(4)B
(5)①那以后,恰逢南方的少数民族肆意放纵作乱,却没有人能够解救这危难.
②可悲啊!世俗的人在功名利禄之间忙碌追求,却不知道自行停止.
③那五六个人,我大都已见过;可是唯独不曾见过阁下您,常常认为是(或:把它当做)遗憾的事.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 17 )下列指令中,哪一个不是特权指令?A) 访管指令B) 启动设备指令C) 设置时钟指令D) 2020-05-23 …
为保护操作系统运行,将指令系统中的指令分成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下列指令中,哪一个不是特权指 2020-05-23 …
下列指令中,哪一个不是特权指令?A.访管指令B.启动设备指令C.设置时钟指令D.停机指令 2020-05-23 …
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通过了一系列法令。请回答下题。(1)《土地 2020-11-10 …
以下结果选择D,但我想知道是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在Word的编辑状态,设置了一个由多个行和列组成的空表格 2020-11-28 …
单片机初学者,指出下列各条指令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并注释指令功能.MOV50H,@R0MOVXA@R 2020-12-02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离不开正确的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列外交活动与外交 2020-12-1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21年,苏联成立B.1926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1937 2020-12-12 …
仔细阅读如图,1929-1938年美苏德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情况。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12-1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21年,苏联成立B.1926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1937年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