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拔掉那颗蛀牙秦素衣①她恨全家人。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⑪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⑫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⑬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⑭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⑮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文章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2)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第⑪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4)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首段的作用.首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引出下文,开篇点明,点明中心等,这篇文章与众不同,只有五个字的一句话独立成段,是想给人奇峰突起之感,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
(2)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与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词语的含义,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语境义.这里①句中的“茁壮”是褒义贬用,表示否定,表示不正常的畸形成长.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3)本题考查情节安排的用意.解答此题关键要看事物出现前文章写了什么,事物出现后故事情节有了什么变化.然后根据理解,揣摩作者写作的意图,把切题的答案拟写出来.结合全文来看,这里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拔掉那颗蛀牙”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答案:
(1)给人奇峰突起之感,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
(2)①褒义贬用,表示否定,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
        ②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
(3)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4)“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拔掉那颗蛀牙”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拔掉那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徐大妈去菜市场买种西红柿,她上午买了30斤,价格为每斤x元;下午她又买了20斤,价格为每斤y元;第  2020-05-13 …

正确回答语段后的问题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  2020-06-24 …

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  2020-06-24 …

材料:经过高中三年的艰苦奋斗,小杨终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开学前,她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学习  2020-06-25 …

读一读下面的语段,做一做后面的练习。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读一  2020-07-04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很小的时候,她是一个孤儿,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在她  2020-07-31 …

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小王于2011年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开学前,她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以后学  2020-08-01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说话,但笑容却冷冷  2020-11-21 …

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小杨终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开学前,她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以后学习娱乐之需  2020-12-06 …

汉翻译英1,她瞧不起没上过大学的人.2,她全力倾注于自己的事业.3,她对自己的成功非常谦虚.4,这些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