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期行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
题目详情
期 行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太丘舍去(离开) B.相委而去(丢下)
C.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D.下车引之(引导)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中的“之”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
A.借旁近与之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不能称前时之闻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陈太丘与友期行……去后乃至”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开端。
B.“年七岁”“门外戏”与下文写元方义正言辞指责友人的庄严态度形成鲜明对照。
C.“惭”“引”的表情和动作描写刻画了友人若无其事、不思悔改的形象。
D.这篇文言小说短小精悍,故事情节完整,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译文:___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译文:___
(5)请用文中两个字来概括这则故事的主旨。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太丘舍去(离开) B.相委而去(丢下)
C.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D.下车引之(引导)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中的“之”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
A.借旁近与之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不能称前时之闻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陈太丘与友期行……去后乃至”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开端。
B.“年七岁”“门外戏”与下文写元方义正言辞指责友人的庄严态度形成鲜明对照。
C.“惭”“引”的表情和动作描写刻画了友人若无其事、不思悔改的形象。
D.这篇文言小说短小精悍,故事情节完整,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译文:___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译文:___
(5)请用文中两个字来概括这则故事的主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错误.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例句: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之”:代词,指代元方.
A.句意为:借邻居的(书具)给他(仲永)“之”:代词,指代仲永.
B.句意为:送杜少府到蜀州上任.“之”:动词,去、往.
C.句意为: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之”:代词,指代学习.
D.句意为:已经不能和前段时间的传闻相符合了.“之”:结构助词,的.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A.正确;
B.正确;
C.错误;“惭”“引”的表情和动作描写刻画了友人内心惭愧,反省错误的形象.
D.正确.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期”,约定;“日”,正午.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②句重点词语有:“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引”,拉.句意为: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译文: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答案:
(1)D. (2)A. (3)C.
(4)①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同出门,(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
②友人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
(5)信与礼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错误.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例句: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之”:代词,指代元方.
A.句意为:借邻居的(书具)给他(仲永)“之”:代词,指代仲永.
B.句意为:送杜少府到蜀州上任.“之”:动词,去、往.
C.句意为: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之”:代词,指代学习.
D.句意为:已经不能和前段时间的传闻相符合了.“之”:结构助词,的.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A.正确;
B.正确;
C.错误;“惭”“引”的表情和动作描写刻画了友人内心惭愧,反省错误的形象.
D.正确.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期”,约定;“日”,正午.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②句重点词语有:“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引”,拉.句意为: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译文: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答案:
(1)D. (2)A. (3)C.
(4)①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同出门,(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
②友人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
(5)信与礼
看了 期行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020-05-13 …
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元方做法对吗?为什么?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2020-05-15 …
谁能告诉我这首诗的意思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 2020-06-12 …
《君生我未老,我生军已老》全文的意思!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 2020-06-22 …
英语翻译陈太岳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2020-07-08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020-07-23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020-07-23 …
英语翻译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2020-07-23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020-07-23 …
对《陈太丘与有期》中的“友”的言行加以评论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 2020-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