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8分)诣红楼寻广宣①不遇留题李益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③。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8分) 诣红楼寻广宣 ① 不遇留题 李 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② 。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③ 。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小题1:诗歌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请找出三、四句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妙在何处?(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4分)“倚”,“依偎之意”,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与红楼相依相偎,(2分)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流露出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 小题1:(4分)细节:觅户钩(1分)。妙处:诗人访友不遇,并不返回,而是反客为主,寻找开门的工具,看似唐突无理,实则无理而妙,可见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以及诗人对这里的熟悉、和主人相知之深。(3分) |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首先解释字义“倚”是依偎之意,再结合诗句分析拟人手法,再回答情感“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 小题1:此处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是“觅户钩”,写出了诗人反客为主,寻找开门的工具,再回答情感——诗人对这里的熟悉、和主人相知之深。 |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8分)诣红楼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而诗人白居易与《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则是素昧平生,他们的情感是如何产生共鸣的? 2020-04-26 …
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 “高山流水觅知音”是怎样的典故? 2020-05-14 …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内容 2020-06-08 …
俞伯牙扶琴高山流水觅知音是何典故? 2020-06-08 …
1.连线对联和店名[格式:()----()]粮店美好形象永驻,当年记忆犹新.石灰厂白雪阳春传雅曲, 2020-06-18 …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 2020-06-23 …
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出自哪里?五分钟之内回答~ 2020-06-26 …
高山流水觅知音中包含了一个甚么成语 2020-07-03 …
“高山流水觅知音”是从《伯牙善鼓琴》中的哪一句演变来的? 2020-07-03 …
《高山流水觅知音》有谁知道这个故事 20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