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从察举制与科举制的有什么异同呢?

题目详情
古代从察举制与科举制的有什么异同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察举制是地方长官在地方上辖区内考察,选举人才并推荐给中央.科举制度就是由中央通过考试来考察人才.
察举制的优点:
1.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
2.察举制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察举科目很多,有孝廉、秀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孝悌力田等不下十几种,而且又让熟悉地方情况的州郡长官亲任察举官,这就能把各类人才作为察举对象,选士任官,这无疑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治.
3.察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这与军功制相比更加明显.在察举制下,察举权虽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中央仍可自由委派官吏.而在军功制下,极易出现地方诸侯“功高盖主”的现象,对皇权造成威胁.
4.察举制在其实行之初一般能保证被察举者的“质量”.被察举者有一年任期,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
弊端:
1、在察举制下,虽然察举科目很多,但天下之大,贤人之众,不可能把所有贤人都推荐给朝廷,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贤才被埋没在乡村野氓中,终身未得任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
2、对士人道德品质的考察是察举制的前提,但这不易作好,因为很难对人的道德品质作出中肯的评价.人的道德品质须通过对他言行的长期考察才能得出较客观的评价,而且这种言行还可能是假的,抑或他以后发生蜕变.
3、察举制广泛推行,地方乡闾因之有了评议之风,“清议”名士好品评臧否人物,不重实际,空发议论.这种恶劣风气还遗留给了后世,在魏晋时尤为明显.
4、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到东汉中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科举制度胡优点:
1、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这一点不难理解,同时呢也带给社会上一股读书的风气
2、从个人角度来说: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从社会角度来说,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让他们明白考科举可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
缺点:
1、成为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有利工具,考什么国家定,而科举考什么人们也就学什么,.
2、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
3、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
大部分,是网上拿的,小部分是自己的意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了 古代从察举制与科举制的有什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染色体变异与性状为什么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呢,分子水平上怎么解释?发生染色体变异,按照人教版高中教材中  2020-05-17 …

神态各若的若是什么意思……神态各若的若是什么意思…若有所思的若是什么意思,神态各异的异是什么意思,  2020-06-18 …

察举制和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两种重要的选官制度。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6分)(1)什么是察举制?什么是科举  2020-11-01 …

生物遗传问题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那么染色体变异呢?为什么说染色体变异必然导致生物体遗传  2020-11-02 …

两汉选用官吏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是察举制。察举制后来逐步演变为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家族势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这  2020-11-24 …

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三个时期采用的选官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九品中正制、  2020-12-04 …

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三个时期采用的选官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九品中正制、  2020-12-04 …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A、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B、  2020-12-17 …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A.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B.  2020-12-17 …

正丁烷与异丁烷密度差异高二教材中表5-2列出正丁烷与异丁烷的相对密度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他们是同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