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记承天寺夜游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本文作者是___(朝代)的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本文作者是___(朝代)的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要牢记名句名篇的作者朝代,应一一匹配准确.
北宋 苏轼
(2)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将重点词语及常见文言句式译准确.本句重点词语有:寝:<动>睡觉.于:<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本句句意为: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漫步.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并归纳内容要点的批判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准确理解每一段的主旨以逐项排除.
由文本所述“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可判断出是作者主动找张怀民,而非不期而遇.故B项说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是没有根据的,由此不能判断.故B项不正确.
答案:
(1)北宋 苏轼
(2)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漫步.
(3)B
北宋 苏轼
(2)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将重点词语及常见文言句式译准确.本句重点词语有:寝:<动>睡觉.于:<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本句句意为: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漫步.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并归纳内容要点的批判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准确理解每一段的主旨以逐项排除.
由文本所述“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可判断出是作者主动找张怀民,而非不期而遇.故B项说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是没有根据的,由此不能判断.故B项不正确.
答案:
(1)北宋 苏轼
(2)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漫步.
(3)B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记承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个人理财业务建立客户关系大体分为五个步骤:发现客户、接触客户、了解客户、客户维护、投诉 2020-05-21 …
收集投诉信息的内容()A.了解客户资料B.了解客户意愿C.了解投诉原因D.了解投诉关键点E.初步判 2020-05-27 …
客户身份识别包含哪三层含义?A.了解客户本人的真实身份B.了解客户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C.了解 2020-05-27 …
关于”夜坐”鉴赏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树叶迎风尚有声.本诗写梧桐,作者抒 2020-07-06 …
3、理财规划师收集客户信息时,不需要做的是()。A、对客户的财务信息要有充分了解B、对客户的财务信息 2020-11-21 …
两税法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以下哪项解释,不 2020-11-30 …
夜坐这首诗三、四句托物言志,暗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树 2020-12-02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坐[宋]张末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 2021-01-08 …
关于”夜坐”鉴赏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树叶迎风尚有声.本诗写梧桐,作者抒发 2021-01-08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坐[宋]张末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