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

题目详情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 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 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①以示儿子②,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 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 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节选自《各氏春秋•异宝》)
【注释】①抟(tuán)黍:捏成团的黄米饭。②儿子:小孩。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1)其所 者异也(   )            (2)王 封我矣(   )
(3)必无 利地(   )             (4)其知 精(   )
小题2:下列加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王果 美地封其子 幽阴深邃奇(张岱《于园》)
B.此其地不利, 名甚恶峨冠 多髯者(魏学洢《核舟记》)
C.道德 至言以示贤者曾不能损魁父 丘(列子《愚公移山》)
D. 所取弥粗 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2分)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
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分)
小题4:根据本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应当怎样正确面对取舍。(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1)把……看作宝物;(2)多次;(3)接受;(4)越,更加。
小题2:B(3分)
小题3:⑴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2分)
⑵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清楚楚。(2分)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敌入侵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要灭亡。(2分)
小题4:提示:人生重在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为重要。结合选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知”(前一个是“智慧”,后一个是“懂得”)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翻译准确;翻译(3)时要注意把“法家拂士”(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恒”(往往,常常)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4:试题分析:“其知弥精,其所取弥 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也就是说,我们要会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即可。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看了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