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 )第一句所描写的骆氏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 写这种环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   (2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李商隐写诗常通过时空之“隔”,表达情意的“难隔”或“不隔”。据此分析第二句中的“隔”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 )诗歌首句描写了骆氏亭凄清绝尘(或“凄清雅洁”、“凄清孤寂”)的环境特点。如此环境自然惹动怀友思绪,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作铺垫。( 2 分,环境特点、作用各 1 分)

( 2 )本诗“隔”字是写诗人与友人(崔雍崔衮)在地域上的距离( 1 分);诗人虽与友人(崔雍崔衮)有重城(高城)之“隔”,但对友人的思念却没有被阻隔,所以,一个“隔”字更显出双方在情意上的相通。( 2 分)

( 3 )本诗是怀友诗,而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夜不眠,( 1 分)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 2 分)所以说此句是点晴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 2 分)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 1 分)所以说此句是点晴之笔。】

看了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