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四川盆地与塔里木盆地区域的比较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条件等下手分析
题目详情
四川盆地与塔里木盆地区域的比较
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条件等下手分析
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条件等下手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四川盆地周边为环绕盆地的相连山脉,东边是巫山,南边是大娄山、大凉山,西边是邛崃山、岷山、北边是大巴山、米仓山.在地理上,四川盆地几乎是完全封闭的.排水系统方面,川水从长江巫峡流出,这也是四川唯一的排水通道.
四川盆地属扬子陆台一部分,称为四川陆台,属较稳定的地区,但仍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第一次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延续到3.7亿多年的志留纪,不断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志留纪时发生加里东运动,除了西部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外,其余地区上升为陆.2.7亿年前的石炭纪末,发生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为海洋占据.二叠纪时海陆交替,形成重庆附近的南酮、松藻、天府等煤矿.二叠纪末,盆地西部岩浆喷出,峨眉山小金顶及清音阁一带的玄武岩就在这时生成.
距今1.9亿年的三叠纪,“印支运动”使盆地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成陆,由海盆转为湖盆.当时湖水几乎占据现今四川盆地的全境,称为“巴蜀湖”,从此结束了海浸的历史.在中生代漫长的1亿多年里,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到处生长蕨类、苏铁和裸子植物,是又一个成煤期,永荣煤矿即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时形成.东起长寿、垫江,西到江油、邛崃,北抵大巴山麓,南到贵州赤水,还是天然气富集区.这一时期爬行动物恐龙称霸一时.1957年在合州发现的“合州马门溪龙”身长22米,高3.5米,是我国亚洲最大和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发生又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不少大断层,如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莹山大断层,把盆地分为三部分.巴蜀湖缩小为仅有2万平方公里的蜀湖.封闭的盆地地形及急剧缩小的水面,使气候逐渐变得干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相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堆积了数千米厚,形成红色和紫红色的砂、泥、页岩.裸子植物不断衰退,恐龙灭绝了.内陆湖泊在干燥条件下,经强烈蒸发,浓度增大,盐分不断积累,形成盐湖,后来泥沙掩埋而保存于地层之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岩层,自贡一带是著名的井盐产地.
2000多万年前的新第三纪,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地壳再次发生构造运动.巫山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盆地之水纳入长江水系.从而,四川盆地由内流盆地变为外流陆盆,由封闭的内流区变为外流区,由以堆积为主变为侵蚀为主,经历了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桑之变.
第四纪是冰川广布的时代,盆地西北山地发育大量冰川.冰川消融后,大量沉积物由岷江、沱江等携带,堆积在西部的凹陷区,即以前的蜀湖之中,最终形成了成都平原.
四川盆地地貌丰富平原7%,丘陵52%,低山41%.
塔里木盆地
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公里,东西最长处1400公里.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
地质与地貌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地块基底为古老结晶岩,基底上有厚约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积覆盖层,上有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层,第四纪沉积物的面积很大.构造上的塔里木地块和地貌上的塔里木平原,范围并不一致.地块包括四周的低山丘陵,如东部的库鲁克塔格和西部的柯坪山;而塔里木平原则只限于有第四纪沉积且较坦荡的部分.盆地沿山麓带,北部有库车拗陷,西南部有喀什—叶尔羌拗陷.拗陷内有巨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陆相沉积,最大厚度达万米,是良好含水层.盆地呈不规则菱形,四周为高山围绕,东部有疏勒河谷(亦称阿奇克谷地)通向河西走廊,为古代丝绸之路所经.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微向北倾,旧罗布泊湖面高程780米,是盆地最低点.塔里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缘,水向东流.
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塔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面积20%,占中国沙漠和戈壁总面积26%(如单指沙漠则占43%),是中国最大沙漠,也为居世界第2位的流动沙漠.个体沙丘每年约南移50~60米,流动沙丘面积占85%,沙丘形状复杂,有金字塔形,穹状,鱼鳞状,复合型沙丘链,复合型沙垄等多种形态.
光热资源与自然灾害 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太阳年总辐射量达575~627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000小时,南部不到3000小时,多风沙和浮尘天气.年均温9~11℃,南部略高于北部.大陆性由西向东加强,冬季东部比西部冷,1月均温,若羌比和田低3.2℃,比喀什低2.4℃.冬季均温低于-20℃的寒冻日仅1~2天.7月均温25~27℃.10℃以上活动积温超过4000℃,南部高于北部;其持续期南部200天,北部190多天;积温年际变化大.无霜期超过200天,北部200~210天,南部大多达220天,气温年均日较差14~16℃,最大日较差25℃.
自然灾害主要是风沙和干热风:①风沙危害.8级以上的大风(风速大于17米/秒),一年超过20天的只有若羌,喀什,库尔勒.但盆地边缘植被覆盖度仅10%,沙漠中心基本无植被,而风速每秒5米即起沙,故南部沙暴天气年达30~40天.以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盆地边缘沙丘南移现象严重. ②干热风. 重害地区为盆地东部,每年10~20天;盆地其他地区出现次数较少.
水分来源与水资源 水分主要来自西风气流,从中亚越过天山南脉河谷(如克孜河谷)或从准噶尔盆地越过天山垭口(如哈密,乌鲁木齐)进入盆地.盆地降水稀少,盆地西缘的乌什为85毫米,阿克苏57毫米;北缘的库车63毫米,库尔勒52毫米;南缘从西向东,阿图什78毫米,喀什65毫米,和田35毫米,若羌17毫米,盆地本身无法形成径流,但周围山区年降水量达200~400毫米,可汇成河流到达盆地.较大河流有南部的叶尔羌,克孜勒,盖孜,和田,克田雅,车尔臣(且末)等河,北部的阿克苏,台兰,渭干,库车及开都(下游称孔雀)等河.自然状态下,上述河流能汇纳到塔里木河;在大量引水灌溉情况下,现有水汇入塔里木河的,只有阿克苏,和田, 叶尔羌3条大河.从周围山区流到盆地的年径流量约370亿立方米,东经84°以东面积占45%,产生年径流量18%,加上塔里木河向东输送的水量32亿立方米,实占26%;西部面积占55%,产生年径流量82%,减去向东输送部分,实占74%.
盆地东部的罗布泊是塔里木河终点,过去被称为游移湖,实际上湖本身并不游移.
四川盆地属扬子陆台一部分,称为四川陆台,属较稳定的地区,但仍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第一次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延续到3.7亿多年的志留纪,不断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志留纪时发生加里东运动,除了西部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外,其余地区上升为陆.2.7亿年前的石炭纪末,发生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为海洋占据.二叠纪时海陆交替,形成重庆附近的南酮、松藻、天府等煤矿.二叠纪末,盆地西部岩浆喷出,峨眉山小金顶及清音阁一带的玄武岩就在这时生成.
距今1.9亿年的三叠纪,“印支运动”使盆地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成陆,由海盆转为湖盆.当时湖水几乎占据现今四川盆地的全境,称为“巴蜀湖”,从此结束了海浸的历史.在中生代漫长的1亿多年里,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到处生长蕨类、苏铁和裸子植物,是又一个成煤期,永荣煤矿即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时形成.东起长寿、垫江,西到江油、邛崃,北抵大巴山麓,南到贵州赤水,还是天然气富集区.这一时期爬行动物恐龙称霸一时.1957年在合州发现的“合州马门溪龙”身长22米,高3.5米,是我国亚洲最大和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发生又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不少大断层,如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莹山大断层,把盆地分为三部分.巴蜀湖缩小为仅有2万平方公里的蜀湖.封闭的盆地地形及急剧缩小的水面,使气候逐渐变得干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相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堆积了数千米厚,形成红色和紫红色的砂、泥、页岩.裸子植物不断衰退,恐龙灭绝了.内陆湖泊在干燥条件下,经强烈蒸发,浓度增大,盐分不断积累,形成盐湖,后来泥沙掩埋而保存于地层之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岩层,自贡一带是著名的井盐产地.
2000多万年前的新第三纪,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地壳再次发生构造运动.巫山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盆地之水纳入长江水系.从而,四川盆地由内流盆地变为外流陆盆,由封闭的内流区变为外流区,由以堆积为主变为侵蚀为主,经历了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桑之变.
第四纪是冰川广布的时代,盆地西北山地发育大量冰川.冰川消融后,大量沉积物由岷江、沱江等携带,堆积在西部的凹陷区,即以前的蜀湖之中,最终形成了成都平原.
四川盆地地貌丰富平原7%,丘陵52%,低山41%.
塔里木盆地
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公里,东西最长处1400公里.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
地质与地貌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地块基底为古老结晶岩,基底上有厚约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积覆盖层,上有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层,第四纪沉积物的面积很大.构造上的塔里木地块和地貌上的塔里木平原,范围并不一致.地块包括四周的低山丘陵,如东部的库鲁克塔格和西部的柯坪山;而塔里木平原则只限于有第四纪沉积且较坦荡的部分.盆地沿山麓带,北部有库车拗陷,西南部有喀什—叶尔羌拗陷.拗陷内有巨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陆相沉积,最大厚度达万米,是良好含水层.盆地呈不规则菱形,四周为高山围绕,东部有疏勒河谷(亦称阿奇克谷地)通向河西走廊,为古代丝绸之路所经.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微向北倾,旧罗布泊湖面高程780米,是盆地最低点.塔里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缘,水向东流.
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塔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面积20%,占中国沙漠和戈壁总面积26%(如单指沙漠则占43%),是中国最大沙漠,也为居世界第2位的流动沙漠.个体沙丘每年约南移50~60米,流动沙丘面积占85%,沙丘形状复杂,有金字塔形,穹状,鱼鳞状,复合型沙丘链,复合型沙垄等多种形态.
光热资源与自然灾害 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太阳年总辐射量达575~627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000小时,南部不到3000小时,多风沙和浮尘天气.年均温9~11℃,南部略高于北部.大陆性由西向东加强,冬季东部比西部冷,1月均温,若羌比和田低3.2℃,比喀什低2.4℃.冬季均温低于-20℃的寒冻日仅1~2天.7月均温25~27℃.10℃以上活动积温超过4000℃,南部高于北部;其持续期南部200天,北部190多天;积温年际变化大.无霜期超过200天,北部200~210天,南部大多达220天,气温年均日较差14~16℃,最大日较差25℃.
自然灾害主要是风沙和干热风:①风沙危害.8级以上的大风(风速大于17米/秒),一年超过20天的只有若羌,喀什,库尔勒.但盆地边缘植被覆盖度仅10%,沙漠中心基本无植被,而风速每秒5米即起沙,故南部沙暴天气年达30~40天.以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盆地边缘沙丘南移现象严重. ②干热风. 重害地区为盆地东部,每年10~20天;盆地其他地区出现次数较少.
水分来源与水资源 水分主要来自西风气流,从中亚越过天山南脉河谷(如克孜河谷)或从准噶尔盆地越过天山垭口(如哈密,乌鲁木齐)进入盆地.盆地降水稀少,盆地西缘的乌什为85毫米,阿克苏57毫米;北缘的库车63毫米,库尔勒52毫米;南缘从西向东,阿图什78毫米,喀什65毫米,和田35毫米,若羌17毫米,盆地本身无法形成径流,但周围山区年降水量达200~400毫米,可汇成河流到达盆地.较大河流有南部的叶尔羌,克孜勒,盖孜,和田,克田雅,车尔臣(且末)等河,北部的阿克苏,台兰,渭干,库车及开都(下游称孔雀)等河.自然状态下,上述河流能汇纳到塔里木河;在大量引水灌溉情况下,现有水汇入塔里木河的,只有阿克苏,和田, 叶尔羌3条大河.从周围山区流到盆地的年径流量约370亿立方米,东经84°以东面积占45%,产生年径流量18%,加上塔里木河向东输送的水量32亿立方米,实占26%;西部面积占55%,产生年径流量82%,减去向东输送部分,实占74%.
盆地东部的罗布泊是塔里木河终点,过去被称为游移湖,实际上湖本身并不游移.
看了 四川盆地与塔里木盆地区域的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麻烦,英语作文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下四川:1.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 2020-05-14 …
把氮气和氢气以1:1的物质的量比混匀后分成四等份,分别同时充入A、B、C、D四个装有催化剂的真空容 2020-05-14 …
如图,在矩形ABCD和矩形BFDE中,AD与BE交于点N.(1)四边形BNDM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2020-05-16 …
四川地理位置问下四川在中国版块中所属的地理位置,都认为是西南.从华中,华东,华南,华北分又属于什么 2020-06-14 …
如图所示,在20℃恒温下的四只小动物(热量相等)同时分别置于恒温15℃、25℃下一段时间,在改变温 2020-07-12 …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如下所示的转化关系:A+B→C+D.( 2020-07-25 …
假如你是李华,你的英国笔友Linda打算来中国度假.请给Linda写一封100词左右的电子邮件介绍一 2020-11-12 …
一道数学题、、如下四川5.12大地震后,灾区人民的住房大部分都倒塌了,为解救灾民的临时住房问题,需要 2020-11-12 …
英语翻译你的英国网友PETER给你写来一封表示他对我国四川地震灾区的关切,请你回信,对他表示感谢,并 2020-12-10 …
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为BC上的一动点,DE平行AC,DF平行AB,四边形AEDF的周长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