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王崇亚的《向一棵树鞠躬》一文,完成问题。①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②

题目详情
阅读王崇亚的《向一棵树鞠躬》一文,完成问题。
    ①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②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④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为了生存,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⑥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⑦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颗榆树而感动。
    ⑧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⑨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⑩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
    ⑪我怔在那里。十八年,不知老人是如何度过的。
    ⑫望着肩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⑬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走了。一个默默无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⑭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略有删节)(1)文章第①段“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通读全文,这棵树不同寻常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2)本文描写的对象是一棵树,而文章开头几段多处着墨来描写砖垛,试简析其表达作用。
(3)文章第⑫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了老人与树的许多外在的相同之处,他们还有哪些隐性的相同之处呢?运用的什么手法?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本文】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链接】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季羡林《幽径悲剧》)
试分析作者和季羡林先生的情感寄托物的不同含义和作者情感的异同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第3段从“榆树”的“恶劣的生存环境”来表现“这棵树的不同寻常”.文章第3段通过“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表现出榆树的“矮小朴实但顽强”来体现出“榆树的不同寻常”.第4段从“榆树通过自身努力艰难的生存下来”来表现“这棵树的不同寻常”.  
(2)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即:具体形象地表现榆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反衬榆树固执顽强的生命力.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及写作手法的运用.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分析作答.生存环境艰难恶劣;没有向困难屈服,一步一步走过来了;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具有顺势而为的生存智慧.运用了以物喻人(比喻、象征)的手法.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和情感的表达.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句意进行分析.同:①敬畏生命、尊重生命;②表达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思想.异:①这棵树忽然幻化为一位引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导师,古藤罗是真善美的化身.②本文表达作者对一棵榆树的赞美和钦佩之情,进而赞美和钦佩像榆树一样的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具有肃然起敬的执著刚毅,他们多舛的命运但有不屈的信念;《幽径悲剧》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作者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答案:
(1)①这棵树生存环境恶劣,依然保持生长的态势和风度.②这棵树生命力固执而顽强.③这棵树善于经营自己,有生存智慧.④这棵树饱经沧桑,具有奉献品格.  
(2)具体形象地表现榆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反衬榆树固执顽强的生命力.
(3)①生存环境都很艰难;②都没有向艰难屈服,并一步一步走过来了;③都有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为的生存智慧.运用了以物喻人(比喻、象征)的手法.
(4)同:①敬畏生命、尊重生命;②表达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思想.异:①这棵树忽然幻化为一位引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导师,古藤罗是真善美的化身.②本文表达作者对一棵榆树的赞美和钦佩之情,进而赞美和钦佩像榆树一样的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具有肃然起敬的执著刚毅,他们多舛的命运但有不屈的信念;《幽径悲剧》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作者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看了 阅读王崇亚的《向一棵树鞠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照镜子的时候为什么我去商场或者服装点照镜子难看,回家照镜子就很好看呢,家里大厅房间有几个镜子照起来  2020-05-16 …

东北话,听不懂,请指教!,从第47分45秒开始,两口子喂孩子,不能让老头看见,XXXXX,嚼XXX  2020-05-17 …

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底就是花生果实,下图为花生的一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2020-06-20 …

冯顺弟是个懂得教育孩子的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批评儿子,以免伤到儿子的自尊心.但每天早晨,他都要对儿  2020-07-02 …

村头有口大井,井旁有棵大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每天清晨和傍晚,鸟儿都会看到村里人络绎不绝地来打水.  2020-07-09 …

新建的百货大楼表面装有玻璃幕墙,站在马路上看,它们是一面面镜子,通过镜子只能看到自已的像,却看不到  2020-07-13 …

新建的高楼大厦表面安装着一块块玻璃,站在马路上,他们是一面面镜子,通过镜子只能看到自己的像,却看不  2020-07-14 …

请问振荡电路在实际电器中都用在哪里.自学电子技术振荡电路搞不懂看电子技术的东西,有的地方看不太明白.  2020-11-13 …

阅读理解。童话清晨,我走到村前的石桥上,一下看见桥边的溪岸上,有一丛野菊,开着很多很多蓝色的花朵。我  2021-01-04 …

简答题:1.新建的百货大楼表面安装一块块玻璃,站在马路上看它们是一面面镜子,通过镜子只能看到自己的像  2021-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