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陵峰采药触兴为诗帛道猷①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②,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陵峰采药触兴为诗
帛道猷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
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
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注释】①帛道猷:东晋高僧,性率真淡泊,雅好游览题咏。②翳:遮蔽。 ③上皇民:古代皇朝遗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本诗一、二句写山峰起伏,绵绵相连;山下平野上碧绿的树林环绕清澈的河流。
B.本诗三、四句描写动景,风至云过,视线延伸到更广阔的“远山”“荒榛”之境。
C.本诗的作者面对古朴静谧的田园风光,超然物外,没有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态度。
D.本诗格调高妙,清新闲适,富有山野气息,超凡脱俗的情志寄托在山水美景里。
(2)本诗“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境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解答本题,要结合诗歌内容逐项辨析,注意细节.C项,“没有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态度”有误;
(2)首先要理解这两句诗的内容,即“山林茂密,茅屋隐而未现;从那传来的声声鸡鸣中,才知道有人居住”,然后结合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鸡鸣是动景,而这动景更能衬托周围环境的静;

答案:
(1)C
(2)这里使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或含蓄风格或白描写法或视觉、听觉的有趣变化等等角度来分析,只要言之成理亦可;说出手法1分).两句诗是说,山林茂密,茅屋隐而未现;从那传来的声声鸡鸣中,才知道有人居住.这声声鸡鸣,以动衬静,使人感觉这里的环境更加宁静(结合诗境分析具体的表达效果,2分;笼统空泛不得分);也更让读者感受到这里的人与世无争、恬淡闲静的生活;从而抒发了恬淡闲适、超凡脱俗的情怀(分析作者情感态度,2分;意思符合即可).

译文:
青山起伏,千里相连;山麓之下,长川缓缓流淌于茂林之中.轻云拂掠,远山朦胧;山风起处,荆榛摇动.深山不见人迹,只听见远处传来几声鸡鸣,方知深山密林之处有人家;沿山径款款而行,只见路边有被遗弃的薪柴,故而知道山中向来是幽人高士隐居之所.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入山采药的情景,笔调悠闲自然.头两句是大笔勾勒:青山起伏,千里相连;山麓之下,长川缓缓流淌于茂林之中.这是描写山林的静态.接下去是细部点染:轻云拂掠,远山朦胧;山风起处,荆榛摇动.这是写山林的动态.大笔勾勒与细部点染相配,动态与静态相映,构成了一幅气韵生动的山林图景.“茅茨”以下由写景转为写人.深山不见人迹,只听见远处传来几声鸡鸣,方知深山密林之处有人家;沿山径款款而行,只见路边有被遗弃的薪柴,故而知道山中向来是幽人高士隐居之所.至此淡然收笔,留下无穷韵味.此诗虽是以写景为主,却处处透出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所以王夫之评此诗说:“宾主历然,情景合一.”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无巧不成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病从口入,寒从脚起.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写一段话无巧不成书  2020-05-22 …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一些问题原文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2020-06-11 …

请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3分)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B.其平居�请选出  2020-06-16 …

英文翻译急!在非洲的草原上如果见到羚羊在奔逃,那一定是狮子来了;如果见到狮子在躲避,那就是象群发怒  2020-06-19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右溪记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20-06-22 …

请问:由《右溪记》形成的成语是啥?原文道州城西百余步〔1〕,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2〕。水抵  2020-06-27 …

初中女生八百米的成绩我一个朋友,女生,800米成绩一般3分零几,最快两分五十几.如果她某次跑步成绩为  2020-11-01 …

请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3分)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B.其平居无罪夷灭者  2020-11-2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秦巨伯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  2020-12-18 …

文段二秦巨伯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