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文《害群之马》中适遇牧马童子适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古文 《害群之马》中 适遇牧马童子 适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恰好
[编辑本段]原文
黄帝将见大隗(wěi)①乎具茨②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
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③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注释
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奚:何,什么.
[编辑本段]译文
精简版:
传说黄帝轩辕氏去且茨山找神仙大隗讨教治理天下的良方,在半途中遇到一个牧马的孩子,黄帝向他问路,孩子告诉大隗的住处.黄帝问孩子如何治理天下,孩子说:“治理天下就和放马一样,只要除去其害马就可以了.”黄帝顿悟其中道理,并且叩头谢恩,称牧童为天师.
完整版:
有一次,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贤人大隗(wei).方明、昌寓在座一左一右护卫,张若、他朋在前边开路,昆阍(hun)、滑稽在车后随从.他们来到襄诚原野时,迷失了方向,七位圣贤都迷路,找不到一个人指路.
这时,他们正巧遇到一个放马的孩子,便问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吗?”
孩子说:“当然知道了.”
“那么你知道大隗住在那里吗?”
那孩子说:“知道”
黄帝说:“这孩子真叫人吃惊,他不但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住在那里.那么我问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
孩子说:“治理天下,就象你们在野外邀游一样,只管前行,不要无事生非,把政事搞得太复杂.我前几年在尘世间游历,常患头昏眼花的毛病.有一位长者教道我说:“你要乘着阳光之年,在襄城的原野上邀游,忘掉尘世间的一切.现在我的毛病已经好了,我又要开始在茫茫世尘之外畅游.治理天下也应当像这样,我想用不着我来说什么.”
黄帝说:“你说的太含糊了,究竟该怎样治理天下呢?”
“治理天下,和我放马又有何不同呢?只要把危害马群的马驱逐出去就行了.”
黄帝大受启发,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
启示:
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
[编辑本段]原文
黄帝将见大隗(wěi)①乎具茨②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
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③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注释
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奚:何,什么.
[编辑本段]译文
精简版:
传说黄帝轩辕氏去且茨山找神仙大隗讨教治理天下的良方,在半途中遇到一个牧马的孩子,黄帝向他问路,孩子告诉大隗的住处.黄帝问孩子如何治理天下,孩子说:“治理天下就和放马一样,只要除去其害马就可以了.”黄帝顿悟其中道理,并且叩头谢恩,称牧童为天师.
完整版:
有一次,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贤人大隗(wei).方明、昌寓在座一左一右护卫,张若、他朋在前边开路,昆阍(hun)、滑稽在车后随从.他们来到襄诚原野时,迷失了方向,七位圣贤都迷路,找不到一个人指路.
这时,他们正巧遇到一个放马的孩子,便问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吗?”
孩子说:“当然知道了.”
“那么你知道大隗住在那里吗?”
那孩子说:“知道”
黄帝说:“这孩子真叫人吃惊,他不但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住在那里.那么我问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
孩子说:“治理天下,就象你们在野外邀游一样,只管前行,不要无事生非,把政事搞得太复杂.我前几年在尘世间游历,常患头昏眼花的毛病.有一位长者教道我说:“你要乘着阳光之年,在襄城的原野上邀游,忘掉尘世间的一切.现在我的毛病已经好了,我又要开始在茫茫世尘之外畅游.治理天下也应当像这样,我想用不着我来说什么.”
黄帝说:“你说的太含糊了,究竟该怎样治理天下呢?”
“治理天下,和我放马又有何不同呢?只要把危害马群的马驱逐出去就行了.”
黄帝大受启发,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
启示:
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
看了 古文《害群之马》中适遇牧马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 2020-06-19 …
马拉松比赛这一极具耐力的体育文化已在世界各地盛行,追溯历史,这一文化现象产生于()A.古埃及文明B 2020-07-05 …
1.古希腊文化在公元4世纪传到了西方,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渗透,这得益于()A古埃及帝国B马其顿王国C 2020-11-29 …
英语翻译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下产生的,它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在诗歌、喜剧和 2020-12-09 …
考点五古代文化、科技与思想1.古代文字与文学:(1)古代文字。①象形文字:发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2020-12-12 …
被马克思称之为永久的规范和高不可及范本的文学是:A古希腊文学B古罗马文学C文艺复兴文学D古典主义文学 2020-12-18 …
文字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使用这种文字 2020-12-2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艺复兴在各方面都创造了毫不逊色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就。伯鲁乃列斯 2021-01-14 …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及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021-01-29 …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及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