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古弼为人,忠慎质直;尝以上谷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入见魏主,欲奏其事。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弼侍坐良久,不获陈闻。忽起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古弼为人,忠慎质直;尝以上谷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入见魏主,欲奏其事。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弼侍坐良久,不获陈闻。忽起,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帝失容,舍棋曰:“不听奏事,朕之过也,树何罪!置之!”弼具以状闻,帝皆可其奏。弼曰:“为人臣无礼至此,其罪大矣。”出诣公车,免冠徒跣请罪。帝召入,谓曰:“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降之福。然则卿有何罪!其冠履就职。苟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 太子课民稼穑,使无牛者借人牛以耕种,而为之芸田以偿之,凡耕种二十二亩而芸七亩,大略以是为率。使民各标姓名于田首以知其勤惰,禁饮酒游戏者。于是垦田大增。 八月,乙丑,魏主畋于河西,尚书令古弼留守。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帝大怒曰:“笔头奴敢裁量朕!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锐,故帝常以笔目之。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弼曰:“吾为人臣,不使人主盘于游畋,其罪小;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其罪大。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帝闻之,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赐衣一袭,马二匹,鹿十头。(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四卷) 小题1: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8分)( )
![]()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古弼“质直”的一组是(8分)( ) ①尝以上谷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 ②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 ③苟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 ④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 ⑤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 ⑥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
⑴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降之福。然则卿有何罪!(9分) 译文: ⑵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9分) 译文: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C 小题:B 小题:A 小题:D 小题:⑴我听说过建造社坛的工事,是要一跛一拐地去干活;完工后,要衣冠端正地去祭祀,神灵就降福于他。可是你有什么罪过呢!(重点词语:“社”“役”“蹇蹶”“端冕”等)⑵现在蠕蠕正处于强盛时期,南方贼寇还未消灭,我把肥壮的马供军队所用,瘦弱的马供打猎所用,这是为国家做长远打算,虽然被处死了又有什么关系呢!(重点词语:“方”“强”“以”“虽”“伤”等) |
小题:志:心思。捽:揪住。芸:通“耘”,耕耘。 小题:A.介词,表原因,因为/连词,表目的,相当于“而”;B.句末助词,表判断;C.人称代词,你/指示代词,这样;D.介词,在/介词,对于。 小题:③是帝王对他的安慰,不能直接表现其“质直”;④说的是他的下属恐慌胆怯,这从侧面表现其“质直”,不是直接表现。 小题:A.因为古弼是为请求魏王把皇家苑囿一半的占地赐给百姓进宫时才看到魏王与刘树下围棋的,所以该项说法错误。B。“古弼对魏王也根本没放在眼里”这不符合其“忠慎”的品格,不合文意。C项所述的事是太子所为,不是古弼所做。 小题:无 参考译文: 古弼为人忠厚谨慎,善良正直,曾经因为上谷的皇家苑囿占地面积太大而请求减去一半面积,赐给贫民百姓。当他进宫晋见拓跋焘,打算奏请这件事时,拓跋焘正在同给事中刘树下围棋,他的心思没在古弼身上。
作业帮用户
2016-11-19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 2020-05-14 …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洪水滔天,鲧①窃帝②之息壤③以堙④洪水,不待帝命 2020-05-23 …
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 2020-06-12 …
跪求多个古文白话翻译,谢谢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2020-06-18 …
英语翻译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壤地不削,社稷之血食乎?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 2020-06-19 …
(甲)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 2020-06-30 …
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分划自己的封地给子弟建立小侯国的目的是()A.恩赐亲戚B.树立皇帝权威C.巩固统 2020-07-28 …
1、自古成功在尝试。不尝试永久都不会成功。英勇的尝试是成功的1半是谁写的。 2020-11-05 …
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A、树立皇帝的威信B、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C、加强对教 2020-11-24 …
《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讨论儒学经典,前来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