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古弼为人,忠慎质直。尝以上谷①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入见魏主②,欲奏其事。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弼待坐良久,不获陈闻。忽起,

题目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弼为人,忠慎质直。尝以上谷①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入见魏主②,欲奏其事。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弼待坐良久,不获陈闻。忽起,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帝失容,舍棋曰:“不听奏事,朕之过也,树何罪!置之!”弼具以状闻,帝皆可其奏。弼曰:“为人臣无礼至此,其罪大矣。”出诣公车③,免冠徒跣请罪。帝召入谓曰:“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降之福。然则卿有何罪!其冠履就职。苟有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

       魏主畋于河西,尚书令古弼留守。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帝大怒曰:“笔头奴敢裁量朕!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锐,故帝常以笔目之。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弼曰:“吾为人臣,不使人主盘于游畋,其罪小; 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其罪大。 今蠕蠕④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帝闻之,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他日,魏主复畋于北山,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五百乘以运之。诏使已去,魏主谓左右曰:“笔公必不我与,汝辈不如自以马运之。”遂还。行百余里。得弼表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猪鹿窃食,鸟雁侵费,风雨所耗,朝夕三倍。乞赐矜缓,使得收载。”帝曰:“果如吾言,笔公可谓社稷之臣矣!”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四)

       注:① 上谷:古地名。  ② 魏主: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  ③ 公车:官署名。  ④ 蠕蠕: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忽起, 树头                                     捽:揪        

       B.恐 并坐 诛                                           并坐:一同获罪

       C.不使人主 于游畋                             盘:盘桓     

      D.乞赐 矜缓                                           矜缓:怜悯宽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尝 上谷苑囿太广        皆 美于徐公

       B.魏主畋 河西          得复见将军

       C. 国远虑,虽死何伤!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 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   臣死 不避,卮酒安足辞?

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记述古弼为人忠慎质直的一项是                          (    )

       ① 悉以弱者给之                                   ②“为国远虑,虽死何伤!”

       ③“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④“乞赐矜缓,使得收载。”

       ⑤“笔公必不我与,汝辈不如自以马运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④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弼责骂刘树,是因为刘树与魏主下棋,使魏主没有时间过问朝政,刘树实在罪不可赦。

       B.古弼免冠徒跣请罪,表明他在忠于职守的同时,也能尽人臣之礼。魏主勉励他努力为国为民办事,不要有什么顾虑。

       C.古弼不以肥马“给猎骑”,不同意“发车五百乘以运麋鹿”,表现了他宁冒抗上不尊的风险,也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

       D.魏太武帝下诏发车运麋鹿,又预料古弼必不遵旨,表明他对古弼行事的原则已十分了解,把古弼视为诤臣。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其罪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盘:安乐,游乐。) 2.B(B都译为“在”;A前句“以”译为“因为”,后句“以”译为“认为”;C前句“为”译为“替”,后为“为”译为“治理”;D前句“且”译为况且,后句“且”译为“尚且”。) 3.D(③⑤没有直接记述) 4.A(古弼奏事不成,无奈之下只能迁怒于刘树,并说出“朝廷不治,实尔之罪”这样的话来对魏太武帝进行劝谏。) 5.(1)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全部拿猪来赔偿他们。   (2)如果没有防备意外的事情发生,使国家和军队物资缺乏,那罪过就大了。
看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古弼为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大小两种客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坐255人,5辆大车和6辆小车一次可坐570人,3辆大车和  2020-04-07 …

最后一排有120人座位,某些座位已有人,新来1人,无论坐在何处都与1人相邻,则原来至少有多少人就座  2020-06-24 …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徙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  2020-07-02 …

小王是班上出名的“慢性子”。他讲话慢条斯理,做事不急不忙,发表见解思考再三,看书学习很坐得定。他与同  2020-11-02 …

6个人围成圆圈就坐,每个人恰好只与相邻者不认识,是否可以重新就坐,使每个人都可以与邻坐认识  2020-11-03 …

六年级一班的同学去北海公园坐船游玩,如果每船坐8人则与4人如果每船坐9人则余一只船,该班共有多少人共  2020-11-13 …

图中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  2021-01-12 …

《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  2021-01-12 …

下图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  2021-01-12 …

下图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