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近年来,中国与周边邻国领海争端摩擦不断,诸如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中越南海问题等,保障海权成为我们的重要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

题目详情

近年来,中国与周边邻国领海争端摩擦不断,诸如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中越南海问题等,保障海权成为我们的重要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二  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三  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能主管海上叔者,必能主管海上之贸易,能主管海上之贸易者,必能主管世界之富源;处此弱肉强食之秋,立国之要素为军备,军备之要在海权。19世纪以来,海权之争渐趋注于太平洋,我国与太平洋上适当列强海权竞争之冲。我国海疆袤延七省,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尽失,须重戎备而固海防。盖无舰船,海防无从谈起,有舰船而无训练有素之才,无以用之,有舰械人才而无良港,则海军无驻足之所,—切皆备而无民生之政府,则必导甲午之覆则。海事既备,当以中国人工用船荒之时建船舶、兴商务,勾连世界,亦可得鱼盐之利,可围海造田、潮汐发电。

——引自孙中山相关论述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而古代中国却很难萌发海军和海权意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权思想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海权观并分析其原因。指出近代中国人与英国蕾莱爵士在海权观念上的不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古代希腊和罗马多半岛、岛屿和港湾,地理环境优越;商业、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古代中国重农抑商(以农耕经济为主),封闭保守。 (2)内容:建设强大海军,控制世界贸易和交通要道,夺取制海权,进而称霸世界。 背景:政治方面,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建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并通过工业革命确立了西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 对外方面,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抢占殖民地,发展海上贸易;( 6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3)观点:保护国内外贸易的发展;维护民族独立;强化海权的关键在民主政府;开发海洋资源 发展中国海洋实业。(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 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学习西方进一步深入;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步形成。 不同点:中国的海权观着眼于抵抗外来侵略;马汉的海权观着眼于建立海上霸权
看了 近年来,中国与周边邻国领海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