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理解应用: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NH3),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

题目详情
(1)理解应用: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NH3),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作业帮
a、请你完成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Ca(OH)2
  △  
.
 
___
b、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从A-D中选择填写字母编号,A-C见后),收集装置是___(填写字母编号).
(2)归纳比较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请帮助小红同学完成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表格:
研究项目 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原理比较(化学方程式表示) 氧元素从 ___态变为 ___态(填写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或“化合”) 其中二氧化锰起 ___作用
两种制氧气原理还是存在着相似之处,如: ___
(2)发生装置的比较 作业帮
填写仪器名称:a ___,b ___,装置A中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___;
作业帮
填写仪器名称:c ___
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___.
比较装置A和装置B,说出两种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存在的差异:
(1)从反应物的状态角度考虑: ___;
(2)从反应条件角度考虑 ___.
(3)反应后剩余物的分离步骤比较 溶解、过滤、 ___
或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
___、烘干
(4)收集方法 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具有 ___的性质,选用该装置,观察到气泡沿集气瓶口向外冒气泡后取出,但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___;
还可以采用 ___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证收满的方法是 ___.
(5)定量认识 通过计算说明要获得3mol的氧气,需要原料多少mol?(“氯酸钾”或“过氧化氢”中任选一种原料进行计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  
.
 
CaCl2+H2O+CO2↑;
b、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收集装置是F;
(2)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表中的知识可知,
研究项目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原理比较(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填写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或“化合”)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两种制氧气原理还是存在着相似之处,如:都使用催化剂
(2)发生装置的比较作业帮
填写仪器名称:a酒精灯,b试管,装置A中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作业帮
填写仪器名称:c分液漏斗
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比较装置A和装置B,说出两种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存在的差异:
(1)从反应物的状态角度考虑:A是固态,B是液态;
(2)从反应条件角度考虑A是加热,B是常温.
(3)反应后剩余物的分离步骤比较溶解、过滤、蒸发
或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
过滤、烘干
(4)收集方法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的性质,选用该装置,观察到气泡沿集气瓶口向外冒气泡后取出,但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时刻过早;
还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证收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5)定量认识通过计算说明要获得3mol的氧气,需要原料多少mol?(“氯酸钾”或“过氧化氢”中任选一种原料进行计算)
设需要氯酸钾物质的量是x,
2KClO3
MnO2
.
2KCl+3O2
 2              3
 x              3mol
 
2
x
=
3
3mol

  x=2mol
故答案为:(1)a、:2NH4Cl++Ca(OH)2
  △  
.
 
CaCl2+H2O+CO2↑;
b、C,F;
(2)
研究项目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原理比较(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填写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或“化合”)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两种制氧气原理还是存在着相似之处,如:都使用催化剂
(2)发生装置的比较作业帮
填写仪器名称:a酒精灯,b试管,装置A中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作业帮
填写仪器名称:c分液漏斗
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比较装置A和装置B,说出两种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存在的差异:
(1)从反应物的状态角度考虑:A是固态,B是液态;
(2)从反应条件角度考虑A是加热,B是常温.
(3)反应后剩余物的分离步骤比较溶解、过滤、蒸发
或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
过滤、烘干
(4)收集方法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的性质,选用该装置,观察到气泡沿集气瓶口向外冒气泡后取出,但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时刻过早;
还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证收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5)定量认识通过计算说明要获得3mol的氧气,需要原料2mol(“氯酸钾”或“过氧化氢”中任选一种原料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