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现有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四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15Ω)、R4(20Ω),标有“×Ω1A”的滑动变阻器(阻值模糊不清)
题目详情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现有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四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15Ω)、R4(20Ω),标有“×Ω1A”的滑动变阻器(阻值模糊不清),电压表(可用量程:0~3V、0~15V),电流表(可用量程:0~0.6A),导线、开关.

(1)设计并正确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把定值电阻R1接入图甲中的A、B 两点之间,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___(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时,电流表的示数应为___A.
(2)用R2直接替换R1,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V,需要向___(选填“左”或“右”)移,才能使电压表示数回到2V.
(3)重复(1)的实验步骤,分别再用定值电阻R3、R4依次替换R2,根据所得的四次试验数据绘制出I-R 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
(4)当使用定值电阻R4进行实验时,刚一闭合开关,就发现电压表示数恰好为2V,为了用以上四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且确保电路安全,应控制A、B 两点之间的电压在___范围内.
(5)在使用定值电阻R1和R4进行实验过程中,读取数据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
(6)若实验中发现R3电阻已损坏,临时用3V0.6W 小灯泡替代该电阻,在原来实验要求不变情况下(保持2V 不变),还能完成此实验吗?(请说明原因)___.

(1)设计并正确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把定值电阻R1接入图甲中的A、B 两点之间,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___(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时,电流表的示数应为___A.
(2)用R2直接替换R1,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V,需要向___(选填“左”或“右”)移,才能使电压表示数回到2V.
(3)重复(1)的实验步骤,分别再用定值电阻R3、R4依次替换R2,根据所得的四次试验数据绘制出I-R 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
(4)当使用定值电阻R4进行实验时,刚一闭合开关,就发现电压表示数恰好为2V,为了用以上四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且确保电路安全,应控制A、B 两点之间的电压在___范围内.
(5)在使用定值电阻R1和R4进行实验过程中,读取数据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
(6)若实验中发现R3电阻已损坏,临时用3V0.6W 小灯泡替代该电阻,在原来实验要求不变情况下(保持2V 不变),还能完成此实验吗?(请说明原因)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闭合开关前,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故将滑片移到最右端;
电流表的示数:
I=
=
=0.4A;
(2)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用R2直接替换R1,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3)根据图乙中4个点的坐标,由欧姆定律I=
的变形公式:
U=IR=0.4A×5Ω=0.2A×10Ω=----=2V,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因为R4的阻值最大,因此当R4接入电路时,电压表示数刚好为2V,说明R4两端的最小电压为2V,因此为了用以上四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且确保电路安全,应控制A、B两点之间的电压在大于2V范围内;
由于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因此定值电阻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U最大=I最大R1=0.6A×5Ω=3V;
故A、B两点之间的电压范围为2V~3V;
(4)根据图乙可知,当R1接入电路时,电路电流为0.4A;当R4接入电路时,电路电流为0.1A;
因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相等,电源电压不变,因此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也相等;
由P=UI可得,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P1:P4=I1:I4=0.4A:0.1A=4:1.
(6)根据P=UI=
,3V0.6W 灯的电阻:
R=
=
=15Ω,即在3V时灯的电阻大小,
通过灯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变大,根据P=UI,灯的功率变大,灯丝的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变大,故灯2V 时灯丝温度小于3V 灯丝温度,此时灯丝电阻小于15Ω.
故答案为:
(1)右; 0.4; (2)大于;(3)反比;(4)2V-3V;
(5)4:1;(6)不能,因为2V 时灯丝温度小于3V 灯丝温度,此时灯丝电阻小于15Ω.
电流表的示数:
I=
| U |
| R1 |
| 2V |
| 5Ω |
(2)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用R2直接替换R1,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3)根据图乙中4个点的坐标,由欧姆定律I=
| U |
| R |
U=IR=0.4A×5Ω=0.2A×10Ω=----=2V,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因为R4的阻值最大,因此当R4接入电路时,电压表示数刚好为2V,说明R4两端的最小电压为2V,因此为了用以上四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且确保电路安全,应控制A、B两点之间的电压在大于2V范围内;
由于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因此定值电阻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U最大=I最大R1=0.6A×5Ω=3V;
故A、B两点之间的电压范围为2V~3V;
(4)根据图乙可知,当R1接入电路时,电路电流为0.4A;当R4接入电路时,电路电流为0.1A;
因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相等,电源电压不变,因此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也相等;
由P=UI可得,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P1:P4=I1:I4=0.4A:0.1A=4:1.
(6)根据P=UI=
| U2 |
| R |
R=
| U2 |
| P |
| (3V)2 |
| 0.6W |
通过灯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变大,根据P=UI,灯的功率变大,灯丝的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变大,故灯2V 时灯丝温度小于3V 灯丝温度,此时灯丝电阻小于15Ω.
故答案为:
(1)右; 0.4; (2)大于;(3)反比;(4)2V-3V;
(5)4:1;(6)不能,因为2V 时灯丝温度小于3V 灯丝温度,此时灯丝电阻小于15Ω.
看了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一个标有‘10欧0.3安’的定值电阻和一个标有‘30欧0.6安’的定值电阻,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有 2020-04-06 …
定值电阻R1=30欧,与另一个定值电阻并联后,要使电路的总电阻小于10欧,现在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有 2020-04-06 …
本来是有图示的我只能描述了如图示:是串联电路,有开关,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压表( 2020-05-17 …
伏安法测电阻一定要有变阻器感觉滑动变组器就是个多余且麻烦的累赘.(变阻器不动,换用不同的电阻,电压 2020-05-23 …
设计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a表示定值电阻,b表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其中,a可以有阻值分别 2020-06-20 …
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2012•成都)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定值电阻Rx:阻值在49~52Ω之间 2020-06-30 …
在做测量一只蓄电池(电动势约为2.2V,内阻很小)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备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 2020-06-30 …
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定值电阻Rx:阻值在49~52Ω之间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见图甲C. 2020-06-30 …
在正确做完伏安法测定值电阻阻值实验后,将定制电阻换成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发现电 2020-07-26 …
现有一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约为40Ω的电源,最大额定电流为50mA.现有量程为3V、内阻为2kΩ 2020-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