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2分)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

题目详情

(22分)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据岳麓版课标教材《历史》必修Ⅲ

(1)在材料一中任选一家,指出该学派的哪些观点“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4分)

材料二 清季人虽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民国区别于清代的一个倾向性的变化即是最终形成了从负面解读传统的取向。

——据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2)任举一例说明“清季人虽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3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民国初年,有识之士是如何“从负面解读”孔子和儒家学说的。(6分)

材料三

1939年,绥远形势告急,国民政府应蒙古族上层爱国人士的请求,派走员率军与蒙旗各界代表,共同迁陵。逢径延安时,毛泽东敬献了花圈,边区政府秘书长恭读了祭文,祭祀之后,延安各界人士瞻仰了成吉思汗灵枢。成陵西迁,阅时数月,历地千里.各城镇乡民,宁断隔夜之炊,亦踊跃宰牲献醴,祭英我中华民族英雄——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英曼,人人舒张民族正气,个个藐视倭奴气焰。

——据陈琳《成吉思汗陵西迁始末》等

(3)结合时代特征,解读材料三所揭示的文化现象。(9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儒家:“仁”和“礼”;“仁政”和“民贵君轻”等。(任答两人的主张即可)道家:“道生万物”和朴素辩证法;“齐物”和“逍遥”。法家:“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任答其一即可,4分)

(2)说明示例:维新变法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3分)(如答出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想;洋务派“中体西用”亦可。)

叙述: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措施禁止小学读经科;(3分)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抨击“三纲五常”。(3分)

(3)文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逐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分)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和成陵西迁,显示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国共两党抛弃前嫌,推动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3分)以上现象都保护和弘扬了传统文化,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3分)



分 析:
(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信息,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诸子百家相关思想内容。材料涉及到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以分别这样来认识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的某些主张“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A.儒家:①孔子主张“仁”和“礼”;②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③荀子提出“君舟民水”,主张“礼治”等。B.道家:①老子主张“道生万物”和朴素辩证法;②庄子主张“齐物”和“逍遥”等。C.法家:①商鞅主张“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②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二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相关进程。结合所学知识,这样来认识题干观点“清季人虽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即体现学习西方。可以举以下实例给予证明:A.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想;B.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主张等对传统思想的冲击;C.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利用孔子和儒家经典“托古改制”,主张改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传统儒家学说遭到打击和压抑,具体这样给予解读:A.辛亥革命后,为了继续强化民主共和观念,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系列措施禁止小学读经科(儒家经典著作);B.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极力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抨击儒家“三纲五常”,部分激进者甚至提出“全盘西化”等。

(3)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三信息,本题实际上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合作。根据材料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来解读材料三所揭示的文化现象:A.发生的时代背景: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逐步扩大侵华战争,中华民族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背景之下。B.文化现象:①国共两党抛弃前嫌,共祭黄帝陵以及成陵西迁。 C.得出的总认识:①保护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②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推动全民族共同抵抗日本侵略;③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主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学习西方·从学习“技术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

看了 (22分)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但他的政治主张和教育理念又不完全一致,如他的“克己复礼”思想与教育  2020-05-13 …

“养尊处优”中,“养”的意思不是生活的意思别从网上抄7个选项:1:抚育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3:生  2020-05-17 …

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  2020-06-10 …

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下列思想中与该理念最相近的是知行合一还是.  2020-06-30 …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1、为什么我们有很多歪解?2、最严重的胡扯到了德育教育、  2020-11-03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指思想政治  2020-11-27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2.思想道德素1.社会主  2020-12-15 …

这些咋译成英语1.物质文明精神文明2.在中国仅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不够的.还应该改变人们的婚育观念.  2020-12-17 …

急求课程名称英文翻译,请中英文对照书写课程名称艺术概论大学体育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1-1  2020-12-23 …

请把它们译成英文.完成后我追加、.1.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2.亚运城体育馆3.黄埔中心体育馆4.广州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