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竹轩先生传魏瀚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竹轩先生传    魏瀚
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客有 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早承厥考 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 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 。”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 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居贫,躬授徒以养母。母性素 严重 ,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 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 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 ,有无欣戚,罔不与居。 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 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 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 。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 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 。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注]①厥考:厥:代词,他的;考:指死去的父亲。  ②孥(nú):儿女。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客有 竹所者        造:拜访
B.母性素 严重          严重:严肃稳重
C. 子华官翰林        逮:捉拿
D.先生复推其半 赡弟     以:用来
小题2: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 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
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这晚辈若不继续增进,家学就要没落了
B.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了解竹轩先生的人都认为他超逸洒脱、与陶靖节、林和靖相比,没有比不上的
C.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
竹轩先生很少在家塾里教弟弟学习,而长期带他到各地去游玩
D.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
魏瀚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去陪伴竹轩老先生散步
小题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先生天性爱竹,居室周围种满了竹,每天啸咏其间,把竹当作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因此被人称为竹轩先生。
B.竹轩先生家里穷,就授徒赚钱来奉养母亲,并顺承母亲意愿,接济弟弟妹妹们,关心妻子儿女的生活,唯恐照顾不周。
C.竹轩先生博览群书,尤其喜欢《仪礼》《左氏传》等书;他还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D.作者与竹轩先生两家是世交,对竹轩先生了解很深,因此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小题4: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4分)
与 人 交 际 和 乐 之 气 蔼 然 可 掬 而 对 门 人 弟 子 则矩 范 严 肃 凛 乎 不 可 犯 为 文 章 好 简 古 而 厌 浮 靡 赋 诗 援 笔 立 就 若 不 介 意 而 亦 未 尝 逸 于 法 律 之 外。
小题5:第二段说竹轩先生“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请根据文章,分条概述竹轩先生在“业”方面的成就。(4分)
小题6:文章第三段写道:“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意思是说,乡里有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高尚的品行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亲善和睦了。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
小题5:竹轩先生在“业”(学业)方面的成就有:①学问很深,成为名师,例如“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②诗文水平高,有传世之作,例如:“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小题6:
示例一:传递正能量,改善社会风气。文章中的竹轩先生孝顺母亲,关爱母亲娘家的弟弟妹妹,对自己的弟弟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他这种孝敬老人、友爱兄弟的高尚品德感化了当地骨肉相争的兄弟,使他们变得亲善和睦起来。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虽然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案件中的“碰瓷事件”使得不少人再也不敢扶起摔倒的老人,释放善心,但是许多中学生却以实际行动弘扬着正气,传递着友爱,改善着社会风气。2012年1月,南京4名高一女生将骑车摔倒的88岁老人护送回家,2013年1月安徽郎溪3名高中学生也将摔倒的八旬老太扶起并护送回家,2013年12月,陕西宝鸡高中生刘强将摔倒的老人扶起并送进医院……正是许多这样的青少年,弘扬着中华美德,传递着友爱的正能量,教育着、改变着许许多多顾虑重重而不敢行动的“看客”,创建着和谐美丽的中国。
示例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竹轩先生孝敬母亲、关爱弟弟的高尚品德,感动了乡里人,致使那些骨肉相争的人也大多悔改,变得亲善和睦了。我认为,今天要弘扬好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传统美德。当下,兄弟争利而不赡养父母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恰恰是传统美德丢失的后果!而孝女孟佩杰,侍奉养母十二年,带着瘫痪养母上大学,用赤诚的良心,撑起了温暖的家;哥哥洪战辉在父母去世以后,用稚嫩的双肩挑起家庭重担,一边上大学,一边打工,抚养妹妹,直至将妹妹送进大学深造。他们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弘扬中华美德,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建设和谐社会!


小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