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小麦是靠什么方式吸收水份的?

题目详情
小麦是靠什么方式吸收水份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根毛区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纪动平

一、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的:
1、知识要求: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理解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掌握验证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的实验方法,领会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用水分代谢知识,解释生物现象,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创新教育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吸水原理及实验验证方法.
难点: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吸水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用质壁分离及复员的实验来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共2教时,本内容为第一课时,主要是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及实验验证(质壁分离和复员实验)
教学方法:
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问题讨论、实验观察、练习归纳法.
教学用具:
洋葱表皮细胞结构挂图,渗透吸水装置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员实验教学录像片;根尖纵切面挂图;长颈漏斗、烧杯、铁架、半透膜(猪膀胱膜或蛋膜)蔗糖溶液.
二、教学程序设计: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设问)概括说说新陈代谢的主要内容和自由水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一节中,我们首先探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即水分代谢,正因为水在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本节课着重了解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
一、水分代谢
(一)植物体的吸水结构
(挂图)根尖纵切面结构图.
通过对图的分析,启发学生回忆初中植物学知识,诱导学生完成以下填空:
根 根尖 根毛区 根毛细胞
(主要吸水器管)(吸水部位) (活跃区域) (功能单位)
(结论) 实现植物吸水,首先要靠细胞吸水.
(二)细胞的吸水方式
结合根尖结构图,比较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根毛细胞结构特点的不同,推知植物细胞吸水的二种方式.

(结论)阅看书本相关内容,可以知道,植物细胞在形成大液沧前,主要是吸胀吸水,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干种子细胞等,吸胀吸水的原理是,亲水性物质吸水.形成大液泡后,主要是渗透吸水.
1、渗透吸水原理.
演示教材所示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投影胶法:1、长颈漏斗内液面发生什么变化?液面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长颈漏斗内液面变化这一现象,在以下情况能否出现:
①用全透性的膜(如纱布)或全不透性的(如塑料薄膜)代替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均用清水或等浓度的蔗糖溶液.
③对换原装置中水与蔗糖溶液的位置.
(展开讨论)分析漏斗内液面上升的原因,学生遂一回答各问题.
投影胶法:什么是渗透?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有什么不同?半透膜有什么特点?
启发点拨学生,归纳概括以下内容
2、渗透作用条件
(问题)植物体吸水首先是细胞吸水,一个成熟的植物是否具备这两个条件呢?
(挂图)洋葱表皮细胞结构挂图
(问题)(1)成熟表皮细胞中,什么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
(2)什么相当于半透膜两侧的溶液?
(3)把活的成熟植物细胞分别放在清水和高浓度溶液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展开讨论)回答问题,总结归纳:

` 分子移动方向

原生质层
(选择透过性)

细 胞 渗 透 系 统

引导学生认识渗透装置中漏斗内液面不是无限升高的.
(固静水压增大)细胞渗透吸水也不是无限多的.(因受壁压等影响).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证明.
3、渗透吸水的验证----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
观看教学录像片《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请同学观察液泡大小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原因.(完成以下分析)


(小结)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者失水取决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之比.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由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液中含有许多溶于水的颗粒,具有一定的浓度,在通常情况下,细胞液的浓度总是大于上壤溶液的浓度,所以植物细胞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问题)
投影胶法:1、用50%蔗糖溶液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检查操作步骤都正确,分析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① 致使 ② .
此题可通过学生回答,老师进行适当引导得出正确结论:
(1) 原生质层是具有生命活力的选择透过性膜,而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半透膜,当细胞因过度失水而死亡时,原生质层也受到破坏,失去选择透过性膜的特性.
(2)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质壁分离和复原是活细胞具备的一项生理功能.
(完成上述填空中的答案,(1)蔗糖溶液浓度过高(2)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方法,步骤和原理的掌握是解决此题的基础.例如,蔗糖溶液浓度低于30%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高于50%虽然质壁分离现象明显,却不能复原.再如,实验中若用KN03溶液,会有什么结果呢?这种情况下,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而且能够自动复原,主要原因是使用KN03溶液时,K+和NO3-都可以被细胞吸收进入细胞内部,当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趋于一致时,质壁分离就会自动复原.
2、盐碱地作物生长不好,我们可以采用田间挖深圳特区沟,田内浇透水的方法来进行改良,假若给出几种农作物(玉米、小麦、水稻、大豆),你能判断出种什么作物最好吗?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浇水的目的是将土壤溶液的无机盐离子冲洗到深沟中,使土壤表层部分的土壤溶液浓度降低,由此可知,需水量大的作物就是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种植的最佳品种,如水稻.
作业布置:
1、处于30%蔗糖溶液中的下列各种细胞,有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
A.干种细胞 B.根尖生点细胞
C.成熟的植物细胞 D.动物细胞
2、将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又自动复员的原因是( )
A.原生质层破坏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
C.细胞壁破坏 D.尿素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浓度
3、根毛区的外层细胞不断吸收水分到根内部的导管中去,水分由分外向内逐层渗过各层细胞,则各层细胞液的浓度应( )
A.逐层降低 B.逐层升高
C.保持不变 D.取决于土壤溶液浓度
板书设计: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水分代谢
(一) 植物体的吸小结构
(二) 细胞的吸水方式

1、 渗透吸水原理
2、渗透作用条件
3、 渗透吸水的验证----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
三、教学设计讨论
1、对教材的理解和安排
“水分代谢”是第二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的第一小节内容.
本小节内容是在初中“植物吸水原理”的基础上及学生学习了高中《生物》第一章“细胞”,掌握了细胞膜、液泡膜具选择透过性特性的知识后,重点讲述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理过程.围绕吸水方式这一中心,突出成熟植物细胞主要遵循渗透吸水原理进行渗透吸水这一教学重点:即(1)渗透装置能发生渗透作用;(2)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3)活的成熟植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
采用演示实验 分折实验现象 归纳推导出结论 实验验证结论的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通过实验验证科学结论的观念.
2、重难点处理:
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及实验验证方法是教学重点;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和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是难点,.掌握的关键是从渗透作用实验推导出渗透吸水的基本条件和从植物细胞的结构分折得出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从现象着手,演示教材所示实验.(1)利用实验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2)为突破重点、难点采取变抽象为具体,使复杂为简单的方法,层层设问,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对知识的探索能力.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以及问题讨论、实验观察等手段,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本课教学的知识目标和重难点的解决完成得比较好.
看了 小麦是靠什么方式吸收水份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使用杀虫剂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D)A 落  2020-05-16 …

在斧头和斧柄间加入木楔,是用方式增大了摩擦力可以使斧头斧柄紧套在一起;使劲捏车闸,是用方式减小了摩  2020-06-18 …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该怎么样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永远不会骄傲的.采用了什  2020-07-04 …

沿着墙角按如图方式摆小正方体,填一填,有多少面露在外面.小正方体的个数1234…露在外面的面数…根  2020-07-04 …

某同学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首先按甲图方式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音叉以及泡沫  2020-07-07 …

小明同学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首先按甲图方式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音叉以及泡  2020-07-07 …

真空充气包装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期,是当前普遍采用的食品包装方式.小红对此时行了探究:(1)问题:充入食  2020-11-03 …

我小学成绩不算差总是90来分,最低也没低过80,可自从上初中以后就没超过九十分,请问这是为什么?本人  2020-11-03 …

(2007•盐城)如图,用火柴棒按以下方式搭小鱼,搭1条小鱼用8根火柴棒,搭2条小鱼用14根,…,则  2020-11-12 …

如何上活跃小学英语第一堂课大家能提供一些能结合学与玩的教学方式么,还有第一堂课教些什么好啊2个小时的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