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1•扬州三模)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若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

题目详情
(2011•扬州三模)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若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并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DCPIP(蓝色)+H2O
叶绿体
 DCPIP-H2(无色)+
1
2
O2
为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离体叶绿体、0.5mol/L蔗糖溶液、浓度为1%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试管若干、离心机.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mol/L蔗糖溶液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
第二步:(填表)
加入试剂 处理方法
试管1 ①1% DCPIP 0.5ml   ②叶绿体悬浮液5ml 光照
试管2 ______ ______
试管3 ______ ______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观察结果:离心后试管1、试管2、试管3内上层清液的颜色依次是:______.
②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
(3)实验分析与思考:配置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0.5mol/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1)表中给出的试管1为对照实验(处于正常状态下),可以发生光合作用,第二组、第三组分别为缺少光照和缺少叶绿体悬浮液的实验组.
(2)根据三支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和条件可以判断试管1进行了光反应,试管2、试管3不能进行光反应.试管1由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导致二氯酚吲哚酚褪色,试管2和试管3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二氯酚吲哚酚不褪色,仍然显示蓝色.
(3)加入蔗糖液的目的是防止叶绿体由于渗透吸水而涨破.
故答案为:(1)(试管2、3两行的次序可以调换)
试管2 1% DCPIP 0.5mL和叶绿体悬浮液5mL 黑暗
试管3 加入试剂:1% DCPIP 0.5mL 和0.5mol/L蔗糖溶液5mL 光照
(2)①试管1:无色   试管2:蓝色    试管3:蓝色    (试管2、3的现象与表格中要一致)
②光照和叶绿体(答全给分)       
(3)维持叶绿体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看了 (2011•扬州三模)193...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B.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  2020-05-14 …

下列有关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B.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020-05-14 …

英语翻译如何通过物理模型寻求数学模型从而找出数学方法并解决固体物理问题是固体物理学学习中的重要的内  2020-05-17 …

如何制备苯酚溶液?买了一瓶分析纯的苯酚晶体,在制备苯酚溶液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希望有经验的人能  2020-07-29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苯酚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而除去B.将苯  2020-07-29 …

漆酚液体多来自于松脂毒藤和与其相关的植物.漆酚在植物损伤后的树汁中存在;或在深秋,植物树汁流出后,表  2020-11-22 …

如图是某同学做的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模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模型是物理模型B.植物细胞中  2020-12-14 …

(2013•丰台区二模)以苯酚为原料合成尼龙-66及药物中间体P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CHO+R′  2020-12-22 …

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A.苯酚有毒,所以肥皂中不能加苯酚制成药皂B.实验时,不慎使皮肤上沾有苯酚  2020-12-22 …

判断下列高聚物的单体:判断下列高聚物的单体:(1)合成的单体是.(2)合成一种结构式为的酚醛树脂的单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