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上网--抽烟--吸毒--抢劫--监狱。材料二:某校初二学生小凡,因父母离异,疏于管教,渐渐地同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混在一起,经常旷课,打游戏,出人舞歌

题目详情
材料一: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上网--抽烟--吸毒--抢劫--监狱。
材料二:某校初二学生小凡,因父母离异,疏于管教,渐渐地同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混在一起,经常旷课,打游戏,出人舞歌厅等,后来发展到偷盗、敲诈、勒索,但感到来钱太慢,于是,伙同其他人进行抢劫,共作案20起,涉案金额达3万多元,其中有三起刺伤事主,公安机关将其缉拿归案,法院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2000元。
据悉,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远离犯罪,健康成长”座谈会,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小凡身上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是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怎样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3)从两段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教材知识,不良行为是指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为严重违法行为.所以小凡旷课、打游戏、出入歌舞厅是不良行为,偷盗、敲诈、勒索是违法行为;抢劫20多起并有三次刺伤事主是犯罪行为.
(2)该题考查犯罪行为的判定标准;依据课本内容,犯罪行为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本题考查了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告诉我们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容易导致犯罪.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过程.所以需要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重视道德修养,做到防微杜渐.
故答案为:
(1)旷课,打游戏,出入歌舞厅是不良行为;偷盗、敲诈、勒索是违法行为;抢劫20多起并有三次刺伤事主是犯罪行为.
(2)犯罪有三个特征: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犯罪应受刑事处罚.
(3)①远离犯罪,要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要树立法律意识,知法懂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用合法手段解决各种问题.②远离犯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多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避免因一时冲动而触犯法律.③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要自觉纠正不良行为,要培养健康的兴趣和高雅的情趣,充实自己以免空虚,要慎交朋友.
看了 材料一: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