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宋之问巧遇骆宾王的故事算是诗人的小故事(轶闻趣事)吗?这里有一个宋之问巧遇骆宾王的故事.初唐诗人骆宾王曾参与起兵反对武则天,但归于失败,他只得隐姓埋名,出家当和尚.这天,杭州灵隐

题目详情
宋之问巧遇骆宾王的故事算是诗人的小故事(轶闻趣事)吗?
这里有一个宋之问巧遇骆宾王的故事.
初唐诗人骆宾王曾参与起兵反对武则天,但归于失败,他只得隐姓埋名,出家当和尚.
这天,杭州灵隐寺来了一个年轻的游客,此人正是宋之问.晚间,宋之问于寺间长廊漫步,见皓月当空,野山魃魃,便诗兴大发,吟出“鹫岭郁昭哓,龙宫隐寂寥”两句诗来,自觉有些意味,可是下面两句却一时接不上来.长廊尽头,宋之问忽见一老僧打坐.他便上前招呼.老僧抬眼寒喧几句,道:“老衲倒有两句——”于是,他缓缓吟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宋之问听了,深感佩服.
宋之问回房细细品味,觉得老和尚的两句妙不可言,第二天一早就兴冲冲地跑去拜见老和尚,可不见人影.正在徘徊怅然之际,一个小和尚经过,宋之问赶忙上去询问,和尚道:“噢,他就是骆宾王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涤尘嚣.
  待入天台路,看予渡石 桥
这是《灵隐寺志》里记载的,仅把它当作一则故事来看,非常有意趣;然考《骆丞集》卷二中有一句写宋之问的诗:“别后相思曲,凄断入琴风”.从诗中可以看出骆宾王与宋之问是非常好的朋友,如果按照《灵隐寺志》中的这则记载来看,骆、宋两人根本不认识,这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此为一疑处.
二疑之处是:此诗不应该是宋之问写的,而是骆宾王的杰作.据《灵隐寺志》卷一载:“唐天宝中,尝雨桂子,有一子成树.”天宝(公元742—755年)是唐明皇的年号,而骆宾王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时间为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前后相距六十余年,此时的骆宾王早已死了,他怎么会知道“桂子月中落”这件事呢?应该在他之前就有“雨桂子”之说.
寺因人传,人因寺显.自古皆然!如果骆宾王与宋之问不是著名诗人,那么,谁也不会把这样的趣事套用到他们两人身上去.
所以只当是一则奇文轶事吧 不必较真.
看了 宋之问巧遇骆宾王的故事算是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用上“无价之宝、为难、理屈、完璧归赵”等词语,把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件事归纳成100字以内的小故事.  2020-06-11 …

owe的有关词组除了这些owe…to…把…归功于,把…归因于,owemuchto多亏了,在很大程度  2020-06-13 …

一件事归一件事英语怎么说或者桥归桥,路归路;一是一,二是二;怎么说,都一个意思  2020-06-13 …

英语翻译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  2020-06-13 …

智语集萃(一)的意思智语勿以小怨忘人大义;勿以小恶弃人大恩.无事时埋没许多小人;有事时识破许多君子  2020-06-19 …

说相声讲究“抖包袱”,即事先埋下个伏笔,一旦时机成熟,突然把“包袱”抖开,让可笑的东西呈现在观众面  2020-06-29 …

关于《归园田居》(其三)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韵脚有i和ui两个.B.首联是记  2020-11-06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也不知道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  2020-11-20 …

汉武帝建立中朝,东汉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唐初军国大事由三省长官合议于政事堂,玄宗时将政事堂改名  2020-11-27 …

百善孝为先,晋代的郭巨为节省粮食供养母亲而埋掉儿子,即24孝故事之“埋儿奉母”。对他的这一行为评价合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