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韦温,字弘育,京兆人。父绶,德宗朝翰林学士,以散骑常侍致仕。温七岁时,日念《毛诗》一卷。年十一岁,应两经举登第。以书判拔萃,调补秘书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韦温,字弘育,京兆人。父绶,德宗朝翰林学士,以散骑常侍致仕。温七岁时,日念《毛诗》一卷。年十一岁,应两经举登第。以书判拔萃,调补秘书省校书郎。时绶致仕田园,闻温登第,愕然曰:“判入高等,在群士之上,得非交结权幸而致耶?”令设席于廷,自出判目试两节。温命笔即成,绶喜曰:“此无愧也!”
调授咸阳尉。入为监察御史,以父在田里,宪府礼拘,难于省谒,不拜。换著作郎,一即还。侍省父疾,温侍医药,衣不解带,垂二十年。父忧,毁瘠逾制。免丧,久之为右补阙,忠鲠救时。宋申锡被诬,温倡言曰:“宋公履行有素,身居台辅,不当有此,是奸人陷害也。吾辈谏官,岂避一时之雷电,而致圣君贤相蒙蔽惑之咎耶?”因率同列伏阁切争之,由是知名。
    群臣上尊号,温上疏曰:“德如三皇止称皇,功如五帝止称帝。徽号之来,乃圣王之末事。今岁三川水灾,江淮旱歉,恐非崇饰徽称之时。”帝深嘉之,乃止。改侍御史。
    吏部员外郎张文规父弘靖,长庆初在幽州为朱克融所囚;文规不时省赴,人士喧然罪之。温居纲辖,首纠其事,出文规为安州刺史。盐铁判官姚勗知河阴院,尝雪冤狱,盐铁使崔珙奏加酬奖,乃令权知职方员外郎。制出,令勗上省,温执奏曰:“国朝已来,郎官最为清选,不可以赏能吏。”上令中使宣谕,言勗能官,且放入省。温坚执不奉诏,乃改勗检校礼部郎中。翌日,帝谓杨嗣复曰:“韦温不放姚勗入省,有故事否?”嗣复对曰:“韦温志在铨择清流。然姚勗士行无玷,梁公元崇之孙,自殿中判盐铁案,陛下奖之,宜也。若人有吏能,不入清流,孰为陛下当烦剧者?此衰晋之风也。”上素重温,亦不其操,出为陕虢观察使。
    明年,疡生于首,谓爱婿张复鲁曰:“予任校书郎时,梦二黄衣人赍符来追,及浐,将渡,一人续至曰:‘彼坟至大,功须万日。’遂不涉而寤。计今万日矣,与公诀矣。”明日卒,赠工部尚书,谥曰孝。温刚肠寡合,人多疏简,唯与常侍萧祐善。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十八》)(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以散骑常侍致仕 致仕:退休
B.一即还 谢:道歉
C.有故事 故事:先例
D.亦不其操 夺:改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韦温“忠鲠救时”的一组是___。
①父忧,毁瘠逾制 ②今岁三川水灾,江淮旱歉,恐非崇饰徽称之时
③乃令权知职方员外郎 ④国朝已来,郎官最为清选,不可以赏能吏
⑤温坚执不奉诏 ⑥遂不涉而寤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韦温年少有才,在书判拔萃取士中考中高等,他的父亲一开始不相信,在亲自出了两道试题考过韦温后,才相信以韦温之才当之无愧。
B.韦温为侍奉生病的父亲,辞去官职回到家乡;精心照顾病中的父亲近二十年;父亲去世后又为父亲守丧,种种孝举,与他的谥号相应。
C.韦温作为谏官,在百官公卿上表请求皇帝加称尊号时上疏进言,联系现实情况,晓之以理,最终皇帝听从了他的劝谏。
D.韦温性情刚烈,面对朝中不平,敢于挺身而出,他先后为宋申锡、姚勗鸣不平,他直言直行,也获得了皇帝的尊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非交结权幸而致耶?
②因率同列伏阁切争之,由是知名。
③文规不时省赴,人士喧然罪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谢:谢恩.译文为:谢恩后就回家了.
(2)B 排除①③⑥,①因父亲去世而哀伤过度③对姚勗的奖励⑥讲述做梦的结果.
(3)D“他先后为宋申锡、姚勗鸣不平”错误,韦温没有为姚勗鸣不平.
(4)①得非:是不是;幸:宠臣;致:带来.译文为:是不是巴结掌权宠臣带来的结果呢?
②同列:同僚;争:谏诤;由是:因此.译文为:于是率领同僚一起伏在阁门外恳切地,因此出名.
③不时:没有及时;省:看望;喧然:纷纷议论;罪:认为他有罪.译文为:张文规没有及时前去看望,人们纷纷议论认为他有罪(加以指责).

答案:
(1)B
(2)B
(3)D
(4)①是不是巴结掌权宠臣带来的结果呢?
②于是率领同僚一起伏在阁门外恳切地谏诤,因此出名.
③张文规没有及时前去看望,人们纷纷议论认为他有罪(加以指责).


参考译文:
韦温,字弘育,京兆人.父亲名绶,德宗朝任翰林学士,以散骑常侍退休.韦温七岁时,每天念一卷《毛诗》.十一岁那年,应试两经科考中.因考中书判拔萃科,调任秘书 省校书郎.当时韦绶已经退休住在乡间,听说韦温考中,惊讶地说:“考中书判拔萃科高等,名列众人之首,是不是巴结掌权宠臣带来的结果呢?”下令在庭院里设置坐席,亲自出了两道书判拔萃科的试题.韦温拿起笔一挥而就,韦绶高兴地说:“这样才当之无愧!”
调任咸阳尉.召入任监察御史,因为父亲告老还乡,在御史台有许多礼节限制,回家看望父亲不方便,就没有就任.改任著作郎,谢恩后就回家了.在父亲病床前服侍问安,韦温喂汤喂药,衣不解带,接近二十年.父亲去世后守丧,因哀伤过度形销骨立超过礼制.守丧期满,过了很长时间才任右补阙,进言忠诚耿直能补救时弊.宋申锡受到诬陷,韦温公开进言说:“宋公向来品行端正,身为宰相,不会做出这样的事,这是奸臣在陷害他.我们这些谏官,难道就为了回避皇帝一时的震怒,而使圣君贤相陷入相互蒙蔽的困惑之中吗?”于是率领同僚一起伏在阁门外恳切地谏诤,因此出名.
百官公卿上表请求加称尊号,韦温上疏说:“美德像三皇那样高才只称皇,功劳像五帝那样大才只称帝.自古以来加称尊号,都是圣明君王的末节小事.今年三川发生水灾,江淮干旱歉收,恐怕不是粉饰太平加称尊号的时候.”皇帝很赞同,于是停止.改任侍御史.
吏部员外郎张文规的父亲张弘靖,长庆初年在幽州被朱克融囚禁;张文规没有及时前去看望,人们纷纷议论认为他有罪(加以指责).韦温身为尚书右丞,首先追究这件事,贬张文规出任安州刺史.盐铁判官姚勗主持河阴院事务,曾经昭雪冤案,盐铁转运使崔珙上奏请求给予奖励,于是命令姚勗暂时任职方员外郎.制书发出,命令姚勗到尚书省报到,韦温扣下制书上奏道:“唐朝建立以来,郎官都 是精选出来的,不能用来奖励能干的官吏.”皇上派出宦官宣旨晓谕,说姚勗可以胜任,暂且允许他到尚书省报到.韦温坚持己见不按诏书执行,于是改任姚勗检校礼部郎中.第二天,皇帝对杨嗣复说:“韦温坚持不让姚勗到尚书省报到,有没有先例?”杨嗣复回答说:“韦温的本意在于选拨德高望重的人.但姚勗的言行没有缺点,又是梁国公姚元崇的孙子,从殿中侍御史分管盐铁案,陛下奖励他,是应该的.如果一个人做官有才干,而又不能算作德高望重的人,谁愿意为陛下担当烦重的事务?”这是晋朝衰落时候的风气.”皇上素来尊重韦温,也不强行改变他的节操,出任陕虢观察使.
第二年,韦温头上生疮,对爱婿张复鲁说:“我任校书郎时,梦见两个身穿黄衣的人拿着符箓来追我,追到浐河边,刚要渡河,又有一个人来到渡口说:‘他的坟墓很大.需要一万天功夫才能修好.’于是不等过河就醒了.算到今天已经一万天了,该和你们永诀了.”第二天去世,追赠工部尚书,谥号孝.韦温性情刚烈不合群,唯独与常侍萧祐友好.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什么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怕南京失陷我高三复习中,今天复习到近代史,我看了下书发现个问题,就是为什  2020-06-07 …

英语翻译甄琛举秀才.入都积岁,颇以弈棋弃日,至乃通夜不止.手下苍头常令秉烛,或时睡顿,大加其杖,如  2020-06-15 …

英语翻译甄琛举秀才.入都积岁,颇以弈棋弃日,至乃通夜不止.手下苍头常令秉烛,或时睡顿,大加其杖,如  2020-06-1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了新的教育体制B.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下列说法不正确  2020-07-02 …

鸦片战争,清政府于1842年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020-07-08 …

京京看一本书上午看了全书的百分之25正好是20下午她准备看全书的5分之2京京下午看了多少页  2020-07-27 …

阅读下文,完成第以下6题。木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一名木笛手。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  2020-12-22 …

以这个成绩考入重点大学,可以吗初一上半学期期中年级第7,期末第8.下班学期期中第二,月考第一.期末第  2020-12-30 …

5010年3月5日,第十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口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这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又下次引起了  2021-01-07 …

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