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 毛泽东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 维基百科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统一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3)据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 毛泽东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 维基百科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统一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3)据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因而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2)据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可知是商鞅变法的统一度量衡,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统一后又统一货币,统一文字,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3)据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可知,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法家;看待他的“重刑”思想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但是单纯的威胁、恐吓并不是好方法.
故答案为: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生产;奖励军功;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田宅或爵位,免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2)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3)法家;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但是单纯的威胁、恐吓并不是好方法.
(2)据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可知是商鞅变法的统一度量衡,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统一后又统一货币,统一文字,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3)据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可知,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法家;看待他的“重刑”思想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但是单纯的威胁、恐吓并不是好方法.
故答案为: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生产;奖励军功;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田宅或爵位,免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2)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3)法家;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但是单纯的威胁、恐吓并不是好方法.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精神进行改革的是指A.商鞅变法B.管仲改革C.北魏孝 2020-05-13 …
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 2020-05-1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 2020-05-15 …
名僧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建的佛教宗派是( )。 A.三论宗B.华严宗C.法相宗D.禅宗 2020-05-19 …
下列属于隋唐时期形成的佛教宗派的是( )。A.三论宗B.法相宗 C.净土宗D.密宗 2020-05-20 …
宋太祖“首定商税则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县的征收体系,“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宋人更是将侵夺盐 2020-06-19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宗法何防乎?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 2020-07-12 …
“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辨 2020-07-15 …
我国宗教界从2012年起每年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 2020-11-11 …
江山代有人才出。下列人物或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出现正确的一项的是()A.孟子-孔子-董仲舒-朱元璋B.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