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

题目详情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每期赋役 ___
②事决退 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3)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会”指适逢、正赶上;“乃”是指才.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方”指刚刚.故翻译为: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
(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由“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中可以看出寇准“才华出众”;:由“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寇准的话中可看出“诚实守信”;由“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看出其为官有方;由“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敢于直谏.
答案:
(1)①适逢、正赶上 ②才
(2)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
(3)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
看了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和世臣通过养士制招揽人才,但形成了“士无长君,国无定臣”的局面。养士制()A  2020-05-17 …

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1)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赤壁》)(2)屈  2020-06-18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和世臣通过养士制招揽人才,但形成了“士无长君,国无定臣”的局面。养士制A.反  2020-06-21 …

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1)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赤壁》)(2)屈平  2020-11-10 …

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表明()A.老师的工作是  2020-12-12 …

唐代韩愈在《师说》一文阐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他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你认为教师的职业是(  2020-12-12 …

唐代韩愈在《师说》一文阐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他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你认为教师的职业是[  2020-12-12 …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应该怎么理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我们又要从中领悟到什  2020-12-12 …

2000年7月2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杨芙清、王阳元指出,中国传统的教师职  2020-12-12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和世臣通过养士制招揽人才,但形成了“士无长君,国无定臣”的局面。养士制A.反映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