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②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注①本诗
题目详情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___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___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律诗是近体诗,律师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代诗歌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D、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视听结合,写“野泊”所见之景象.使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承题,写“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颔联为“野泊”之境.见星斗横斜、洞庭茫茫,听角声凄凄,皆扣“野泊”,景中见情.颈联和尾联为“野泊”之情,写“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将“野泊”的原因由个人遭际引向国家战乱这一深层根源.“客泪、归心”两词可以看出作者漂泊思归之情.从注解可知,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盗贼尚纵横”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所以诗歌中表达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情.
答案:
(1)AD(选对一项3分,选对两项5分.)
(2)①漂泊思归之情.(1分)“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1分)“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1分)②忧国伤时之情.(1分)“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1分)“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1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可惜江中的明月在战乱中仍然明亮,它应该还了解为逃避战乱而客居他乡的病人的情感.天上参横斗转,地上茫茫洞庭,凄凉的角声隔断了岳阳城.酒杯中再落上漂泊他乡的游子眼泪,思乡之愁溅起,洞庭湖中浪涛卷着归心暗暗吃惊.想问问迁移不定的朝廷的消息,但是那些盗贼仍然横行在中原故土之上.
赏析:
这首诗颇有杜甫的气骨.思想感情的沉郁和表现手法的沉着含蓄是形成杜甫气骨的主要因素.南北宋交替之际的一些爱国诗人在创作上多学老杜,这首诗亦为其一.尤其是杜甫的《登楼》、《宿府》、《登岳阳楼》等名篇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源流关系.
颔联和《宿府》的颔联极其相似:“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一写天容,一写角声,气象开阔,思绪深沉,景中有情,万古奇警.两联都是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并将其融入诗中,恰切地表现了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蕴含着对国事的深沉忧患.
尾联则暗用《登楼》的颈联“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和《登岳阳楼》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把忧愤难堪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承题,写“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颔联为“野泊”之境.见星斗横斜、洞庭茫茫,听角声凄凄,皆扣“野泊”,景中见情.颈联和尾联为“野泊”之情,写“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将“野泊”的原因由个人遭际引向国家战乱这一深层根源.“客泪、归心”两词可以看出作者漂泊思归之情.从注解可知,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盗贼尚纵横”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所以诗歌中表达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情.
答案:
(1)AD(选对一项3分,选对两项5分.)
(2)①漂泊思归之情.(1分)“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1分)“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1分)②忧国伤时之情.(1分)“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1分)“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1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可惜江中的明月在战乱中仍然明亮,它应该还了解为逃避战乱而客居他乡的病人的情感.天上参横斗转,地上茫茫洞庭,凄凉的角声隔断了岳阳城.酒杯中再落上漂泊他乡的游子眼泪,思乡之愁溅起,洞庭湖中浪涛卷着归心暗暗吃惊.想问问迁移不定的朝廷的消息,但是那些盗贼仍然横行在中原故土之上.
赏析:
这首诗颇有杜甫的气骨.思想感情的沉郁和表现手法的沉着含蓄是形成杜甫气骨的主要因素.南北宋交替之际的一些爱国诗人在创作上多学老杜,这首诗亦为其一.尤其是杜甫的《登楼》、《宿府》、《登岳阳楼》等名篇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源流关系.
颔联和《宿府》的颔联极其相似:“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一写天容,一写角声,气象开阔,思绪深沉,景中有情,万古奇警.两联都是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并将其融入诗中,恰切地表现了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蕴含着对国事的深沉忧患.
尾联则暗用《登楼》的颈联“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和《登岳阳楼》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把忧愤难堪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看了 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褒义词;B、贬义词;C、根据具体情况才能确定是褒义或贬义.请标出来.1 2020-06-18 …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2020-06-19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明三声泪沾裳”前句意思很明确,后句为何“猿鸣三声”而“泪沾裳”呢 2020-06-19 …
将下列有关哭的词语连缀成一句话痛哭流涕声泪俱下悲泣哽咽号啕大哭幽咽哭声直上云霄热泪盈眶老泪纵横泪如 2020-06-21 …
声泪俱下表示痛哭流涕.但是声音怎么个“下”法啊?声泪俱下表示痛哭流涕.俱是都的意思,按字面意思是, 2020-06-29 …
下列句子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2020-06-30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裳”念什么?有cháng和shang的音,那个是对的?我们“ 2020-07-01 …
这句诗怎么理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里的“猿鸣三声泪沾裳”为什么会泪沾裳呢? 2020-07-05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裳”读sháng还是cháng?《木兰诗》里“著我旧时裳” 2020-07-05 …
长江岸边曾经的猿猴到哪里去了?古人关于三峡岸边猿猴的记载很多,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