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登快哉亭①陈师道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注:①快哉亭:故址在今江苏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登快哉亭①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注】:①快哉亭: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名称为苏轼所取。
(1)诗歌前三联写景较有层次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试分析作者“兴不尽”的原因。
登快哉亭①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注】:①快哉亭: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名称为苏轼所取。
(1)诗歌前三联写景较有层次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试分析作者“兴不尽”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试题解析:
(1)首联“清江曲”“泉流”,都是写水,写城池临水而建,泉水在乱石间奔流;颔联写夕阳落山,暮霭依山,都紧紧围绕山来写;颈联写飞鸟与奔云,都是空中之景;这三联景物由低(水)到高(山、鸟、云),有远(夕阳、暮霭、山川、度鸟、奔云)有近(城池、清江、乱石),有动(泉流、度鸟、奔云)有静(城池、山川),富有层次感;
(2)诗人登临看见无限的美景,清泉穿过乱石,暮霭笼罩山川,再加上飞鸟与奔云自由自在的景象,让诗人也不禁向往这种自由宁静,怎么也欣赏不够;而“稚子故须还”,则是诗人无法尽兴的直接原因;
答案示例:
(1)首联写水,江水绕城,泉水穿过乱石;颔联写山,夕阳落山,雾霭升起;颈联写空中,鸟儿匆匆飞过,白云悠闲地飘着;(2分)
所写景物由低到高,有近有远,动静结合,富有层次感.(2分)
(2)诗人登高望远,被优美的景色所吸引,特别是看到自由的飞鸟和悠闲地白云,更加激发了诗人对这种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这是“兴不尽”的根本原因; (2分)
家中还有“稚子”在等待自己,不能继续登临望远,这是“兴不尽”的直接原因;(2分)
译文
城池倚着曲折的清江而建,清泉在乱石间奔流;
夕阳刚刚才隐没到地平线下,沉沉的暮霭已经笼罩住山川;
飞度的鸟儿想要飞向哪里呢?奔涌的云起自在悠闲;
登上快哉亭远望还未尽兴,只因幼小的孩子还在等候,因此须得归还;
赏析
此诗为1098年(元符元年)在徐州时所作.
前六句写登楼所见,先写水,次写山,再写天,由低到高,层次分明,在写景中别具一格.一道清澈的江水沿着城墙曲折而流,城与清江同曲,这就如同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江村》)的意境,然而陈师道的诗脱胎换骨,面目已与杜诗迥异.“泉流”句虽是直道眼前景物,然也契合登高所见.两句写景中,“江”与“泉”是动的,“城”与“石”是静的,这是动与静的结合,而正是这种结合与对照,将蜿蜒曲折的江水与飞沫四溅的泉水的动态刻画了出来.
山是通过暮色来写的.“夕阳”两句描绘了一幅山间落照图.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在山间升起了.这两句虽然意思略相重复,然而造语工巧,特别是“隐地”、“依山”,形象而具体,读来如身历其境,“隐”、“依”二字本来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这里用来形容太阳与暮霭,就赋予客观的自然现象以人性,显得异常生动,与柳宗元笔下的“苍然暮色,自远而至”(《始得西山宴游记》),境界相近.
“度鸟”两句写空中景物,然而融情于景,包含了很深的寓意,所以历来受人称赏.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云雾舒卷自如,飘曳有姿.鸟飞、云动,本是山间常景,而一旦注入了诗人自己的感情,便产生了耐人寻味的魅力.这两句虽是直道眼前所见,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境平静、向往自由的意愿.其中不乏令人咀嚼的深意,那横空而过的飞鸟,正是人生匆匆的象征.杜甫诗说:“仰看一鸟过,虚负百年身.”其含义为人生倏忽如鸟过,可与此句同参;而那自由自在的白云,尽管奔腾变幻,然而终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恬淡寡欲、平静无波.杜甫诗“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江亭》),把此种感情表现得很为明朗,而陈师道此联则较含蓄蕴藉.按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说法,杜诗是“有我之景”,而陈师道此二句则如同“无我之景”,正有“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意趣,但在客观描写的背后,蕴含哲理和深意.故方回说:“如‘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纪昀也说:“五六挺拔,此后山神力大处,晚唐人到此,平平拖下矣.”说明了此二句寓意深长,有振起全篇之功.
“登临”两句翻出一层意思作结,撇开写景,而由游兴之不尽反衬出景物之令人流连忘返.然而诗人并不直说自己游兴未尽,却说因家有稚子,故不能流连太久.所以任渊释此二句说:“以稚子侯门之故,不尽兴而返.”
陈师道的诗往往以孤拔遒劲见长,于此首可见一斑.全诗苍劲有力,老气横秋,虽不用奇字僻典,然而意兴无穷,纯以气格胜.这种风格,得力于杜甫,但也与陈师道孤傲的性格有关.方回评价说:“全篇劲健清瘦,尾句尤幽邃,此其所以逼老杜也.”正指出了此诗苍劲老健的风格与杜甫诗相近.
(1)首联“清江曲”“泉流”,都是写水,写城池临水而建,泉水在乱石间奔流;颔联写夕阳落山,暮霭依山,都紧紧围绕山来写;颈联写飞鸟与奔云,都是空中之景;这三联景物由低(水)到高(山、鸟、云),有远(夕阳、暮霭、山川、度鸟、奔云)有近(城池、清江、乱石),有动(泉流、度鸟、奔云)有静(城池、山川),富有层次感;
(2)诗人登临看见无限的美景,清泉穿过乱石,暮霭笼罩山川,再加上飞鸟与奔云自由自在的景象,让诗人也不禁向往这种自由宁静,怎么也欣赏不够;而“稚子故须还”,则是诗人无法尽兴的直接原因;
答案示例:
(1)首联写水,江水绕城,泉水穿过乱石;颔联写山,夕阳落山,雾霭升起;颈联写空中,鸟儿匆匆飞过,白云悠闲地飘着;(2分)
所写景物由低到高,有近有远,动静结合,富有层次感.(2分)
(2)诗人登高望远,被优美的景色所吸引,特别是看到自由的飞鸟和悠闲地白云,更加激发了诗人对这种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这是“兴不尽”的根本原因; (2分)
家中还有“稚子”在等待自己,不能继续登临望远,这是“兴不尽”的直接原因;(2分)
译文
城池倚着曲折的清江而建,清泉在乱石间奔流;
夕阳刚刚才隐没到地平线下,沉沉的暮霭已经笼罩住山川;
飞度的鸟儿想要飞向哪里呢?奔涌的云起自在悠闲;
登上快哉亭远望还未尽兴,只因幼小的孩子还在等候,因此须得归还;
赏析
此诗为1098年(元符元年)在徐州时所作.
前六句写登楼所见,先写水,次写山,再写天,由低到高,层次分明,在写景中别具一格.一道清澈的江水沿着城墙曲折而流,城与清江同曲,这就如同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江村》)的意境,然而陈师道的诗脱胎换骨,面目已与杜诗迥异.“泉流”句虽是直道眼前景物,然也契合登高所见.两句写景中,“江”与“泉”是动的,“城”与“石”是静的,这是动与静的结合,而正是这种结合与对照,将蜿蜒曲折的江水与飞沫四溅的泉水的动态刻画了出来.
山是通过暮色来写的.“夕阳”两句描绘了一幅山间落照图.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在山间升起了.这两句虽然意思略相重复,然而造语工巧,特别是“隐地”、“依山”,形象而具体,读来如身历其境,“隐”、“依”二字本来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这里用来形容太阳与暮霭,就赋予客观的自然现象以人性,显得异常生动,与柳宗元笔下的“苍然暮色,自远而至”(《始得西山宴游记》),境界相近.
“度鸟”两句写空中景物,然而融情于景,包含了很深的寓意,所以历来受人称赏.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云雾舒卷自如,飘曳有姿.鸟飞、云动,本是山间常景,而一旦注入了诗人自己的感情,便产生了耐人寻味的魅力.这两句虽是直道眼前所见,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境平静、向往自由的意愿.其中不乏令人咀嚼的深意,那横空而过的飞鸟,正是人生匆匆的象征.杜甫诗说:“仰看一鸟过,虚负百年身.”其含义为人生倏忽如鸟过,可与此句同参;而那自由自在的白云,尽管奔腾变幻,然而终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恬淡寡欲、平静无波.杜甫诗“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江亭》),把此种感情表现得很为明朗,而陈师道此联则较含蓄蕴藉.按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说法,杜诗是“有我之景”,而陈师道此二句则如同“无我之景”,正有“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意趣,但在客观描写的背后,蕴含哲理和深意.故方回说:“如‘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纪昀也说:“五六挺拔,此后山神力大处,晚唐人到此,平平拖下矣.”说明了此二句寓意深长,有振起全篇之功.
“登临”两句翻出一层意思作结,撇开写景,而由游兴之不尽反衬出景物之令人流连忘返.然而诗人并不直说自己游兴未尽,却说因家有稚子,故不能流连太久.所以任渊释此二句说:“以稚子侯门之故,不尽兴而返.”
陈师道的诗往往以孤拔遒劲见长,于此首可见一斑.全诗苍劲有力,老气横秋,虽不用奇字僻典,然而意兴无穷,纯以气格胜.这种风格,得力于杜甫,但也与陈师道孤傲的性格有关.方回评价说:“全篇劲健清瘦,尾句尤幽邃,此其所以逼老杜也.”正指出了此诗苍劲老健的风格与杜甫诗相近.
看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登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与下列诗句意思相反和相近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夕阳无限好,只 2020-03-30 …
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仿写句子 2020-04-25 …
用诗句表达“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的意境 2020-06-06 …
课文精彩回顾。①水是野的。②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绕着山奔跑,()撅着屁股,赌着 2020-06-26 …
岁月如流水转眼奔夕阳什么意思 2020-07-01 …
按课文内容填空索溪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又自个儿。它尤其 2020-07-07 …
课文精彩回顾.①水是野的.②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绕着山奔跑,()撅着屁股,赌着 2020-07-12 …
问两个诗句的意思!回首西山见夕阳回首已在夕阳西以上两句诗的意思一样吗?要说意思. 2020-07-28 …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既写出了伯牙(),也写出了子期()《伯牙绝弦》一文中“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 2020-12-30 …
写出下面“善”的意思1.伯牙善鼓琴.{}2.钟子期善听.{}3.善哉,峨峨兮若泰山.{}4.善哉,洋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