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什么是以文入词?什么又是以诗入词?
题目详情
什么是以文入词?什么又是以诗入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以诗入词”是古代词作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在宋词中尤为突出,宋代词评家对之褒贬不.杨缵在《作词五要》中明确反对借用前人诗意入词;但多数人则持肯定态度,如黄庭坚认为“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无论褒贬如何,“以诗入词”的表现方法对于宋词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在宋词创作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对“以诗入词”现象的梳理和掌握,将会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诗与词、诗人与词人之间,确实存在着非常密切的传承关系.
宋词的“以诗入词”,是在创作上对前人诗歌的一种最为直接的接受和借鉴,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词人将前人诗作中的零章断句摘出后加以改动,放到自己的词作中;也可以是前人诗句中诗意的化用.如:“新瓶装旧酒”法,即以词之体裁,承载前人诗句的方法.
1、原封不动的照搬,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促原甫出塞出守维扬)》改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2、与明显的照搬相比,有的词人更倾向于把前人的诗句稍加修改,或增字、或减字、或换字、或拆字、或嵌字,再放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3、继承了前人的诗意,化为今用.
典型的运用者有苏轼、晏几道等.
“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主要武器,即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中比较成功的表现是用题序和用典.
苏轼才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这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其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式样.
苏轼“以诗为词”,是对词的狭隘题材的解放,是对词的表现功能的开拓,是对词境的大力拓展,给当时内容狭窄柔软乏力的软绵绵的词风,注入了诸多新的血液,使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艺术表现力增强,艺术风格焕然一新,因而极大地增强了词的活力.这种对词的革新,在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我们可以说,苏轼对词的革新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行动,使词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北宋词坛.也毋庸讳言,“以诗为词”对词的艺术个性有所削弱、消减,对唐五代宋初词的体格特征有所异化,是词向诗的特征的某种程度的回归.然它终竟代表了词的一种发展的新趋向.与他同时的黄庭坚、晁补之、李之仪、贺铸等人,其词都有某种程度的诗化倾向,是他词体革新的同盟军.其后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等词人,继承了这一传统,使“以诗为词”得到了继续与承传.到了陆游所处的时代,“以诗为词”已成为词的主调了.陆游则在“以诗为词”的合唱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以文为词
文学史上,“以文为词”是指南宋辛弃疾作词除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语言外,主要从前代诗赋中叹取语汇,而稼轩则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而且空前地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语汇.
以文为词,既是方法的革新,也是语言的变革.刘克庄《辛稼轩词序》:“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然犹未至用经用史,牵雅郑入郑卫也.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
宋词的“以诗入词”,是在创作上对前人诗歌的一种最为直接的接受和借鉴,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词人将前人诗作中的零章断句摘出后加以改动,放到自己的词作中;也可以是前人诗句中诗意的化用.如:“新瓶装旧酒”法,即以词之体裁,承载前人诗句的方法.
1、原封不动的照搬,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促原甫出塞出守维扬)》改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2、与明显的照搬相比,有的词人更倾向于把前人的诗句稍加修改,或增字、或减字、或换字、或拆字、或嵌字,再放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3、继承了前人的诗意,化为今用.
典型的运用者有苏轼、晏几道等.
“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主要武器,即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中比较成功的表现是用题序和用典.
苏轼才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这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其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式样.
苏轼“以诗为词”,是对词的狭隘题材的解放,是对词的表现功能的开拓,是对词境的大力拓展,给当时内容狭窄柔软乏力的软绵绵的词风,注入了诸多新的血液,使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艺术表现力增强,艺术风格焕然一新,因而极大地增强了词的活力.这种对词的革新,在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我们可以说,苏轼对词的革新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行动,使词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北宋词坛.也毋庸讳言,“以诗为词”对词的艺术个性有所削弱、消减,对唐五代宋初词的体格特征有所异化,是词向诗的特征的某种程度的回归.然它终竟代表了词的一种发展的新趋向.与他同时的黄庭坚、晁补之、李之仪、贺铸等人,其词都有某种程度的诗化倾向,是他词体革新的同盟军.其后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等词人,继承了这一传统,使“以诗为词”得到了继续与承传.到了陆游所处的时代,“以诗为词”已成为词的主调了.陆游则在“以诗为词”的合唱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以文为词
文学史上,“以文为词”是指南宋辛弃疾作词除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语言外,主要从前代诗赋中叹取语汇,而稼轩则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而且空前地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语汇.
以文为词,既是方法的革新,也是语言的变革.刘克庄《辛稼轩词序》:“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然犹未至用经用史,牵雅郑入郑卫也.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
看了 什么是以文入词?什么又是以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现在进行时变换规则3)动词是闭音节的单音节词,或是以重读闭音节结尾的多音节词, 而末尾只有一个辅音 2020-05-16 …
《出师表》中的解词1.是以先帝简拔中的是:以:2.尔来二十有以年矣中的有:3.临表涕零中的临:表: 2020-06-10 …
有没有描写西江月的古诗词?不是以西江月为词牌名,而是诗中描写的就是西江月,除了李白的“至今唯有西江 2020-06-11 …
关于“ion”的问题英语里面有很多单词都是以“ion”结尾的,像什么“question”啦,什么“ 2020-06-13 …
谜语:瞒了皇上两个月(打一个两个字的词语,不一定是成语)我感觉“两个月”是指“朋”,可是,好像没有 2020-06-27 …
问道英语填空题Cathydoesn'tgetup.A、earlyB、lateC、latelySheg 2020-10-31 …
aroma分别以这几个字母为首字母用英语完成一个句子,意思和美容美丽有关就是和化妆品相关就行不是广告 2020-11-20 …
汉语中单音节词和字有什么区别比如有一次做考试卷子,说要删去一个词,结果答案是“使”.解释是“使”是单 2021-01-18 …
问个英语过去分词不是以元音和辅音结尾的单词都双写最后的字母+ed吗可是为什么enter确实enter 2021-02-01 …
英语很差,朋友们都说需要背单词.请问.如何背单词最有效?本人主攻口语方面.以后能翻译东西,与老外沟通 2021-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