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望月有感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请简析诗句“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感情。
(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请简析诗句“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感情。
(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意为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主要的修辞手法就是诗人把自己比作“雁”、“蓬”,写出了自己独在异乡的孤独寂寞感伤情绪,表达了思乡之情感和乱世之苦楚.
(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意为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为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婵娟”指月亮,相同之处是都借明月表达思亲之情;从前句中的“垂泪”看,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表达了与亲人无法团聚的伤感,而后者没有伤感,有的是美好祝愿.
答案:
(1)诗人用比喻的手法,(1分)以“雁”“蓬”比喻离散的兄弟手足,(2分)从而营造了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或答“兄弟离散”)之苦.(2分)
(2)同:都是巧借明月寄托对远隔千里的兄弟的挂念.(2分)(有“借月”之意给(1分),有“思亲”之意1分).
异:①“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表达的是无法与兄弟团聚的伤感;((2分).若答“悲伤”之意可给1分)②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对远隔千里的兄弟的美好祝愿.((2分).若答“乐观”“豁达”之意可给1分)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鉴赏: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意在战乱给家庭带来的灾难,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表达了身世飘零的感伤情绪.
题目很长,题中直接交待了写作的原因、背景,可以当作序言: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时难,即指题目中所说的“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到白居易和产业,经过这场战乱已荡然无存,骨肉兄弟们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各奔东西.下一联写战乱结束后的凄凉景象.战乱纷争终于结束了,然而,田地荒芜,杂草丛生,骨肉亲人仍流离失所,漂泊者相望于道.这两联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描写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历来,战争带给人民的都是无穷无尽的灾难,亲人们有家不能回,战争一起,田地、产业个部付诸东流,劳命伤则一,所有的不幸都得由人民来承担,兴、亡,最苦的都是百姓.
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结尾,诗人用“明月”这一自古以来就容易引人遐思的美好意象点明了题意.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形成了默契.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意为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为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婵娟”指月亮,相同之处是都借明月表达思亲之情;从前句中的“垂泪”看,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表达了与亲人无法团聚的伤感,而后者没有伤感,有的是美好祝愿.
答案:
(1)诗人用比喻的手法,(1分)以“雁”“蓬”比喻离散的兄弟手足,(2分)从而营造了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或答“兄弟离散”)之苦.(2分)
(2)同:都是巧借明月寄托对远隔千里的兄弟的挂念.(2分)(有“借月”之意给(1分),有“思亲”之意1分).
异:①“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表达的是无法与兄弟团聚的伤感;((2分).若答“悲伤”之意可给1分)②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对远隔千里的兄弟的美好祝愿.((2分).若答“乐观”“豁达”之意可给1分)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鉴赏: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意在战乱给家庭带来的灾难,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表达了身世飘零的感伤情绪.
题目很长,题中直接交待了写作的原因、背景,可以当作序言: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时难,即指题目中所说的“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到白居易和产业,经过这场战乱已荡然无存,骨肉兄弟们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各奔东西.下一联写战乱结束后的凄凉景象.战乱纷争终于结束了,然而,田地荒芜,杂草丛生,骨肉亲人仍流离失所,漂泊者相望于道.这两联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描写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历来,战争带给人民的都是无穷无尽的灾难,亲人们有家不能回,战争一起,田地、产业个部付诸东流,劳命伤则一,所有的不幸都得由人民来承担,兴、亡,最苦的都是百姓.
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结尾,诗人用“明月”这一自古以来就容易引人遐思的美好意象点明了题意.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形成了默契.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陆游夔州诗歌的相关统计在《剑南诗稿》中,陆游在赴夔州之前20多年所作的诗歌到底有多少首,其中咏物、 2020-06-09 …
默写古诗。(1)少壮不努力,。(《汉乐府·长歌行》)(2),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3)坐观 2020-06-10 …
《诗经》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A.实行分封制 2020-06-17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倚。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020-06-23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少壮不努力,。(《长歌行》汉乐府)(2),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2020-07-01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 2020-07-03 …
2.(2015湖南怀化)“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 2020-11-12 …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典诗歌,完成: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 2020-11-25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野望王绩①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020-11-25 …
读下列诗歌,回答8--9题谢公亭李白谢亭①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