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加热过程中铜丝表面慢慢变黑,其文字(符号)表达式:___.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___.(写出一点就可)
(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木炭?___,为什么?___.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加热过程中铜丝表面慢慢变黑,其文字(符号)表达式:___.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___.(写出一点就可)
(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木炭?___,为什么?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于铜的氧化反应只消耗掉了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3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30mL×
=6mL,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30mL-6mL=24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答案为:24;
;2Cu+O2
2CuO;
(2)最后剩余气体26mL,结果偏小,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铜丝量不足,反应不充分等,故答案为:装置漏气;铜丝量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观察;反应不充分等;
(3)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系统中压强基本不变,不能用了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答案为:否;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系统中压强基本不变.
1 |
5 |
1 |
5 |
| ||
(2)最后剩余气体26mL,结果偏小,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铜丝量不足,反应不充分等,故答案为:装置漏气;铜丝量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观察;反应不充分等;
(3)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系统中压强基本不变,不能用了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答案为:否;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系统中压强基本不变.
看了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班有学生50人,参加语文小组数学小组和英语小组的人数分别是20人,20人和12人,同时参加语文数 2020-04-11 …
将3的406次方写成十进制数,问个位数等于多少?密码学的有关知识 2020-04-27 …
某班有50名同学,参加书法小组的有32人,绘画小组的有28人,其中两种都学的有15人,有多少人没有 2020-04-27 …
根据已学的有机化学知识,选用五种不同类的有机物作反应物(无机试剂任选),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反应类型 2020-05-04 …
目前,高中生或多或少有些零花钱,将来走上社会也必然与钱打交道。高1(1)班举行了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 2020-05-13 …
三二班有48名同学,其中喜欢语文的有25人,喜欢数学的有36人,几喜欢语文有喜欢数学的有14人,两 2020-05-13 …
三二班有48名同学,其中喜欢语文的有25人,喜欢数学的有36人,几喜欢语文有喜欢 2020-05-13 …
许多成语中都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哲学道理。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1)以下成语、俗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2020-05-15 …
初三化学学的有点迷糊,哪位学得好,给我指点一下,该怎么学啊?说具体一点。比方说:看书时应该怎么看? 2020-05-15 …
某班有36个同学参加数学,化学的研究小组,每个人最多参加2个小组,已参加数学,化学小组的人数分别为 2020-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