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流派,三者间的关系经历了漫长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

题目详情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流派,三者间的关系经历了漫长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日:“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日:“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日“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材料二 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遂至于无可奈何。是果不可去邪?盖亦未知其方也。……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此自然之势也。
--欧阳修《本论》材料三 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之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卫道》请回答:
(1)材料一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为什么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
(2)材料二中,欧阳修是如何看待佛、儒关系的?
(3)材料三中,朱熹对佛学持何种态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回答儒家在秦代、汉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情况.第二小问从三教合一的角度来思考.
(2)从“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 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分析概括.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概括,第二小问从理学的形成角度来思考.
 故答案为:
(1)分别指:儒家在秦代遭焚书之祸,汉初黄老之学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发展,冲击儒学地位.
原因: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出现三教合一的潮流,儒学失去原有的统治地位.佛、道两家吸收儒学,也讲“仁义道德一.
(2)欧阳修认为佛教对中国文化大有危害,儒学远胜于佛学:只要光大儒学,最终能够战胜佛教.
(3)朱熹认为佛学也有合理的地方,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学;朱熹吸收佛学的部分内容,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推动了儒学的复兴.
看了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  2020-05-13 …

由于材料变动价格,上述为现状价格,如果有变动,再商议,请予原谅,英语怎么说,付款方式:现付款,后发  2020-05-16 …

塑料托盘使用的温度范围是多少?由于塑料托盘原材料的特殊性,塑料托盘适应环境温度:-25℃-80℃  2020-05-17 …

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不属于变异B.不产生新物种就不是变异C.变  2020-06-05 …

资治通鉴事官修史还是私修史如题.就我个人的印象来看,《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编的,但又由于有自隋炀  2020-06-10 …

“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  2020-06-22 …

下列关于我国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有了很大发展②甘肃敦煌莫高窟中大部  2020-07-05 …

如图的“陈桥驿”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作为历史遗迹,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主要是因为()A.唐  2020-11-1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隋朝至唐朝前期实行府兵制,“府兵之制,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轮换值班)者,宿  2020-12-01 …

材料反应的是我国哪一项制度,出现于那一时期,特点如何?材料隋有内史、纳言(即中书令、侍中)是为宰相,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