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流浪的扁担王清铭⑴总会在不经意间在城市某个偏僻角落碰见几把流浪的扁担。这座城市的年纪很大,但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原先长庄稼的城郊农田被鲸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流浪的扁担
王清铭
⑴总会在不经意间在城市某个偏僻角落碰见几把流浪的扁担。这座城市的年纪很大,但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原先长庄稼的城郊农田被鲸吞,现在纷纷长出钢筋水泥的丛林。城市的灯红瓷白和震耳的轰鸣,让单调而宁静的农田自惭形秽,缩在越来越远的地方。
⑵这是一些失去土地和根基的扁担。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随意喊一个乳名,他们中间肯定有人应声而答,尽管我们不认识。但现在扁担们竖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飞驰的车辆和风驰电掣般的变化使他们手足无措,慌乱的眼神从攒动的人群扫过,如无处落脚的候鸟。他们低着头,手绞着衣角,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尽管他们也不懂错在哪里。
⑶零星的,有人在扁担们面前站定,寥寥数语,然后伸出几个指头,就有一把或数把扁担尾随他们消失在高楼间,若即若离的。其他的扁担用羡慕的表情目送着,也极少说话。扁担是木讷的,他们只知道埋头干活。
⑷扁担的身份也是尴尬的。扎根乡村的时候是农民,进入城市,就什么也不是了。什么活都可以找他们干,扛水泥、运行李、搬家具,粗活重活,城里人细皮嫩肉干不了的,都找扁担。扁担的身份是临时的,因事而定,按力气取酬。唯一不变的是,汗水砸在地上,也是摔成八瓣。
⑸扁担的身份与汗臭味、烟草味连在一起,但你看到某个娇贵的城里人捂住同样娇贵的鼻子,往往是一把扁担走过来了。
⑹扁担现身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城市的建筑工地,那里活多,挑砖头挑水泥挑他们也叫不出名字的装潢材料,挑起太阳挑落月亮,让城市明亮的霓虹灯将他们黝黑的身影拉得很长,很孤单,像另一把瘦硬的扁担。
⑺更多的扁担没有这样的幸运。他们必须孤零零或旁逸斜出地站在街头,等活干。这些扁担过着不知饱暖的日子。渴了,到水龙头接一点冷水;饿了,往肚里填一些发硬的馒头;冷了,将发红的双手往袖管一拢,跺一跺脚,将寒气踩跑。热,是扁担们最不怯的,看他们古铜色的皮肤,黧黑的脸色,炎热的太阳也怯几分。
⑻扁担舍得下力气,干的活主人满意。但城市总是很吝啬,给他们很少的工钱。没活干的扁担必须四处流浪,或者往某个角落一撮,抬头看被城市切割得越来越细碎的天空。天空偶尔落下几只燕子,在电线杆上。城市的楼越来越高,乡下常见的麻雀来不了,只有那几只燕子替他们排解等待时的烦闷。
⑼天气热时或活干得太猛后,睡意会悄悄从心底爬出来,漫向他们的四肢,头一摆,手脚一耷拉,酣畅的鼾声就从他们翕张的鼻孔吐出,拍击满街的喧嚣音乐了。
⑽这绝对是奇特的人群。拿起扁担能扛最重的活,扁担一横,他们庞大的身躯就能倚着扁担酣睡。窄窄的扁担高高低低的搭在水泥花圃上,挑起一阵阵高高低低的鼾声。 此刻城市离他们很远,灼热的阳光在他们额头拧出汗,他们浑然不觉,还在睡梦中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也许他们梦见了自己的庄稼 ?
⑾原先给他们遮阳的树渐渐将阴影拉远,镀亮了他们皱巴的衣服和身边安静躺卧着的铁镐铁锹麻绳。
⑿扁担们睡觉的时候耳朵关闭,心灵却是敞开的。一俟雇工的主人走近,他们一激灵就醒转了,抹一下嘴角溜出来的调皮唾沫,精神抖擞地跟随主人的手势消隐在高楼间。
⒀深夜扁担还在城市流浪。城市安静下来的时候,扁担拖着自己的影子踩在回家的路上。他们的家在城市的脚跟,他们的房屋一例的矮小。扁担吃一碗妻子留下的冷饭后倒头便睡,睡前还记得给闹钟上紧发条。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得先唤醒在城里念书的孩子。
(选自《散文百家》)
1.联系全文,试解释文章标题“流浪的扁担”的含义,并简要分析以此为题的表达效果。(4分)
2.请结合文本语境,试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
3.试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并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谈两点你对改善“流浪的扁担”的生活状况的看法。(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从全文所述事件看,“流浪的扁担”就是城市中“流浪的农民工”的代称(2分);这个标题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扁担”代“农民工”,以物代人,构思新颖,形象生动,耐人寻味。(2分) 2.这一句是心理描写,是从叙述者的角度来观照主人公“扁担们”的内心世界,(1分)“此刻的城市离他们很远”写出了他们在强负荷重体力劳动之后的酣然小睡中暂且忘却了城市之于他们的压迫,乃至骄阳的灼烤,也可暂且忘却,这就更显出“扁担们”生活的艰苦(2分);写他们睡梦中的浅笑和梦见庄稼的情形,隐约揭示了他们对幸福日子的憧憬,对曾经安然自在的乡村生活的眷恋。(2分) 3.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流浪的扁担”在城市中辛苦劳累、坚强隐忍、善良朴实、随遇而安的生活处境的描述,(1分)形象地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城市进程中城市与农村日益疏离、对立的态势,(1分)反映了农民工艰难的生存现状,(1分)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工艰辛生活的同情。(1分) 看法:(后一问题带有一定的探究性,考生可在整体阅读、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社会现实中农民工问题的了解,简要阐述自己的看法,诸如以下思考问题的突破点应该是合宜的)①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②保护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③改善农民工的住宿、生活条件;④培训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适应新岗位需求;⑤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⑥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等等。(2分,一点1分。)
1.本题考查对散文标题含义及表达效果的理解 2.本题考查对散文语言的鉴赏品味能力。 3.本题考查对散文主旨的理解和评价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