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③语,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②钱典:当铺。③詈(lì)语:骂人的话。④事:量词。件,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2)对文中括号内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___
A.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B.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C.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D.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
②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4)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③语,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②钱典:当铺。③詈(lì)语:骂人的话。④事:量词。件,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 A.尝舟行过市桥(乘船) | B.因好语遣之(打发) |
| C.某将衣质钱(抵押) | D.反出詈语(返回) |
A.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B.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C.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D.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
②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4)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A.句意为:曾坐船经过市桥.舟:乘船,名词用作动词,解释正确;
B.句意为:因而用好话把他打发走.遣:打发,解释正确;
C.句意为:此人拿衣服来典押借钱.质:抵押,解释正确;
D.句意为:而且出口骂人.反:而且,解释不正确;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本选句符合第③条规律,所以断句选择恰当的是:A.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出”,出于;“宁”,怎么.句意为:这是出于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
②句重点词语有:“凡”,凡是;“加”,冲突;“恃”,依仗;“至”,降临、到来.句意为:凡是别人同你发生冲突而不合常理,一定有所仗恃.小事不能忍,灾祸立刻降临.
(4).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无偿还他衣物;从其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1).D.
(2).A.
(3).①这是出于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
②凡是别人同你发生冲突而不合常理,一定有所仗恃.小事不能忍,灾祸立刻降临.
(4).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
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无偿还他衣物;从其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习.
A.句意为:曾坐船经过市桥.舟:乘船,名词用作动词,解释正确;
B.句意为:因而用好话把他打发走.遣:打发,解释正确;
C.句意为:此人拿衣服来典押借钱.质:抵押,解释正确;
D.句意为:而且出口骂人.反:而且,解释不正确;
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本选句符合第③条规律,所以断句选择恰当的是:A.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出”,出于;“宁”,怎么.句意为:这是出于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
②句重点词语有:“凡”,凡是;“加”,冲突;“恃”,依仗;“至”,降临、到来.句意为:凡是别人同你发生冲突而不合常理,一定有所仗恃.小事不能忍,灾祸立刻降临.
(4).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无偿还他衣物;从其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1).D.
(2).A.
(3).①这是出于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
②凡是别人同你发生冲突而不合常理,一定有所仗恃.小事不能忍,灾祸立刻降临.
(4).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
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无偿还他衣物;从其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习.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指鹿为马》的一些问题“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 2020-04-27 …
管宁割席答案:“子非吾友也.”原因是什么管宁曰:“子非吾友也.”联系文言文的内容想一想,管宁这样说 2020-06-15 …
英语翻译梅执礼,字和胜,婺州浦江人.第进士,调常山尉未赴,以荐为敕令删定官、武学博士.大司成强渊明 2020-06-29 …
古文赐教一曰貌-貌则礼•二曰言-言则通•三曰视-视则明•四曰听-听则通•五曰思-思则睿请指教? 2020-07-06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2020-07-10 …
管宁曰:"子非吾友也."联系文言文中的内容想一想管宁这样说过的原因是什么? 2020-07-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济宁方言特点浅析宋胜如关于济宁方言,比较早的研究文章是民国时期的《济宁 2020-11-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济宁方言特点浅析宋胜如关于济宁方言,比较早的研究文章是民国时期的《济宁 2020-11-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济宁方言特点浅析宋胜如关于济宁方言,比较早的研究文章是民国时期的《济宁县志 2020-11-13 …
管宁割席答案:“子非吾友也。”原因是什么管宁曰:“子非吾友也。”联系文言文的内容想一想,管宁这样说的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