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1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有司案图(同“按”,按照)
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信约)
C.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失去)
D.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欺骗)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乃使其从者衣褐
B.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C.且秦强而赵弱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D.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16.结合两组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
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1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
14.A
15.B
16.B
17.(1)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见……于”“间”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况且秦国想得到和氏璧,赵国不给和氏璧,双方都没有什么理亏理直可说。(“予”“曲直”各1分,语句通顺1分)
18.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对两处1分,四处2分,全对3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案:同“按”,查明。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B项,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乃:才;于是,就 C.而:连词,表并列;表修饰 D.以:介词,凭借;目的连词,来。所以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不当。所以选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见……于”“间”“予”“曲直”。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例如本题可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也”断句,还可根据“于”字句式,“入于耳/藏于心”断句,还可根据名词作主语断句,例如“君子”。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参考译文:
况且,秦国想得到这块璧,赵国不给它,双方本来都没有什么曲直是非。赵国交出璧而秦国不给城池,秦国就理亏了。秦国给了城池,而赵国却拿回了璧,就是赵国理亏了。要想使秦国理亏,不如就放弃璧。害怕丢掉璧,就不如不给它。秦王既然按照地图给了城池,又设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之后才来接受璧,那种形势是不得不给城池的。如果秦王接受了璧而不给城池,蔺相如就可以上前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池的,这块璧不是赵国的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使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会深恨大王,说把我们像小草一样抛弃了。大王不给城池,而骗夺了赵国的璧,因为一块璧的缘故,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但是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人怀揣着璧逃走而把秦国处在理直的一方呢?
那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断绝关系。假如秦王发怒,在街市上杀掉蔺相如,派武安君率领十万大军进逼邯郸,追问璧的下落和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就可以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而璧最终还是要落到秦国手里。
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保全这块璧,那是上天的保佑。至于他在渑池以强硬的态度对付秦国,在国内以谦和的姿态对待廉颇,那是策略上越来越高明了。所以说赵国之所以能得以保全,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某人欲将近期购买的一辆走私车向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辆保险,但保险公司以不符合保险利益原则予 2020-05-22 …
英语翻译我谨代表***公司以及我本人,向您以及**长期给予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 2020-06-29 …
罗马法中的“最高裁判官法”运用皇帝特许他们颁布告示和命令的权力,在处理民事案件时便可以针对旧法不能 2020-07-23 …
英语翻译①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②是以美丑横生,而优乐出焉,可不大哀呼乎!③以见予 2020-11-03 …
在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召开的作战会议上,第54军郭汝瑰参谋长说:“武汉作战应置主力于外围,首先要利用幕旱 2020-11-06 …
雅尔塔协定规定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是:“……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对担任通往大连之道 2020-12-02 …
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浏览器存在漏洞,可能泄露用户信息,因此采用弹窗方式予以提醒,被乙公司以诋毁商誉、不 2020-12-02 …
英语翻译我谨代表***公司以及我本人,向您以及**长期给予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 2020-12-06 …
军机大臣的权力是A.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B.可以向皇帝上书呈辞C.可以与皇帝共商国家大事D.参予 2020-12-06 …
济南的冬天课文中多处运用了你认得修辞手法.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如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