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怎么区别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题目详情
怎么区别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看了 怎么区别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了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有一 2020-05-13 …
求高清钢铁侠3英文中字 中英双字更好 有没有迅雷种子或是已经下好了的, 2020-05-14 …
开始说,腊梅花开时,正是冬天,而文中却说梅飘香而送暖,这是为什么呢? 2020-05-17 …
(2012•江苏)为了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 2020-05-17 …
文言文中字的不同意思1、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行拂乱其所为为一说,使与书俱2、入:欲研欲入于是入 2020-05-21 …
文言文中字的解释在文言文《良狗捕鼠》中,有一句话叫“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则”和"之"的意思是什么 2020-06-14 …
古文中字的读音以及意思轖酲惕渫燂脭醲蹷窳上述的字怎么读的注明声调加上意思在古文《七发》里看到只要单 2020-06-17 …
文言文中字的不同意思1、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行拂乱其所为为一说,使与书俱2、入:欲研欲入于是入 2020-06-18 …
腊梅花开时,正是冬天,而文中却说:“梅飘香而送暖”,这是为什么? 2020-06-27 …
春课文中字里行间都参透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比较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和括号中的词,你觉得那个用得好 2020-06-30 …
相关搜索:怎么区别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