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乱后,该诗首联写出了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还有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题目详情
乱后,该诗首联写出了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还有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首句鉴赏
首句,“兵去人归”直接点题,表明士兵们已经撤离,老百姓从颠沛流离熟悉而陌生的家中,战乱已经结束,心情格外高兴."花开雪霁天"或许是写实,在战乱结束之后,看到天边的花儿盛开、看到大雪停了,天放晴了,心情本该别提多么高兴,但综合全诗来看,可看作以乐景写哀情.不过,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战乱结束之后,人们高兴,万物皆带我色,看一切事物都带上喜悦的色彩,即使看见残花、雨雪也会感觉春天的到来.正所谓“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当然也可理解为下文张本,形成极大的反差.
颔联鉴赏
颔联写实,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战后的的荒芜,由远及近.”荒“与”动“二字相当传神,既写出满眼荒芜,透着一种心情.“宿”与“新”对比强烈,前者感叹荒芜,而后者尽管村墟寥落破败不堪,但袅袅炊烟升起,似乎看到一点生机,不仅由悲转喜.
颈联鉴赏
颈联从听觉的角度再写战乱带给来的祸害,即使卑微的田鼠、乌鸦也饥肠辘辘,何况人呢?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乃正面描写战乱后的荒凉场面.而此二句从听觉入手,让人切实感觉到田鼠和乌鸦的饥饿哀鸣之声.
尾联鉴赏
尾联想象丰富.一个“似”让人充满联想,“人语乱”寥寥三个字却描写出一幅人声鼎沸、群情激昂之图,让人生疑,急于想知道答案.结果每个人都大失所望甚至愤慨不堪,因为“县吏已催钱”.战争的创伤还没有得到丝毫的平复,新的新捐杂税已“霜风雪雨严相逼”,与首联中“花开雪霁天”形成极大的反差,震撼人心.“苛政猛于虎了”,用时髦的话语说,还让不让人活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见是人心怀苍生,对民间的疾苦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其枯稿憔悴、流离顿踣,往往见之于诗”,由此可知矣.总观全诗,语言平实,对仗工整,作文有纲目,紧紧围绕“战后”作文,调动视觉听觉各种感官,生动再现战后荒芜之景和苛捐杂税之祸,深表作者悲天悯人之“黍离“之心.
看了 乱后,该诗首联写出了怎样的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根据语境写诗句1置身寒冷的冰雪世界中,你会由衷地赞叹“-----,-----”2提到萧瑟的秋天,你  2020-06-18 …

根据情境写诗句爷爷八十大寿,大家祝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他却叹道:“”我连忙打住他的话,吟道:“  2020-06-18 …

根据情境写诗句。(1)小艳穿了件新衣,问妈妈好看吗?妈妈说,女儿穿什么都好看。请用古诗名句来形容。  2020-06-25 …

六、根据提示的情境写诗句。(3分)1.瞧,清澈的小河里,那些可爱的鸭子快活地拍打着水面,它们提前迎  2020-06-30 …

根据情境写诗句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明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  2020-07-01 …

根据情境写诗句1.“()”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还不停的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开放,笼罩在  2020-07-04 …

根据具体情境写诗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陆游临终告诫儿子:“,.”“,.”写出了泰山  2020-07-06 …

根据语境写诗句中国虽历经风风雨雨,却开创了一片和谐盛世正如古诗所说王丽同学每天练习写字,技巧也逐渐  2020-07-16 …

根据提供的情景写诗句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  2021-01-12 …

照样子,根据情境写诗句。例:描写江南春天景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描写对母亲感激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