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其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通过 题干材料“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封,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归于需要“反”的行列,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围绕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的继承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局限性: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2)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应继承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