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题目详情
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才,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材料二  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三   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刘锡鸿和郭嵩焘主张的不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分别代表哪一派别?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这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两位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学生要从材料中提取两个人的不同观点加以分析;刘锡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顽固的封建卫道士,思想看法比较保守;郭嵩焘是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自强思想;两个人物显然形成了对比.
(2)第一小问,”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表明康有为利用传统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第二小问,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等进行归纳即可.
(3)第一小问,根据时间“1918年11月”,人物“李大钊”可知是《庶民的胜利》;第二小问,“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表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阶层参与探索,具有广泛性;始终以求救亡为主题,具有爱国性;主张学习西方,推动进代化,具有进步性;前后相继,具有阶段性;不断探索,具有连续性.
故答案为:
(1)刘锡鸿认为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郭嵩焘认为西方政教是“本”;刘锡鸿主张整饬纲常伦理,郭嵩焘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
立场:刘锡鸿代表地主阶级顽固派;郭嵩焘代表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2)利用传统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强;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斗争策略的需要.
(3)题目:《庶民的胜利》.变化: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各阶层参与探索,具有广泛性;始终以求救亡为主题,具有爱国性;主张学习西方,推动进代化,具有进步性;前后相继,具有阶段性;不断探索,具有连续性.
看了 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材料一近代史上,日本两次崛起,第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第二次是20世  2020-05-13 …

一道关于光合作用的高三生物题如果横坐标代表光强,纵坐标代表光和作用强度,那么,当图象刚刚趋于水平的  2020-06-10 …

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以下著作,按照出现的时间先  2020-07-25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  2020-07-28 …

从弱拍或强拍的弱部分开始,并把下一强拍或弱拍的强部分持续在内的音,叫做切分音。这句话的前半段是想说从  2020-11-08 …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近代人强调知行合一,现代人认为知识要活生活用.请根据下列提...古人说读  2020-11-28 …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19世纪  2020-12-03 …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  2020-12-29 …

中国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不同的时期,都打上了时代烙印,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  2020-12-29 …

古代中国的中枢权力体系历经变化,呈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据材料指出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