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户人家的厨房堆着大量柴禾,有位客人指出这样很危险,容易着火,建议把烟囱改为弯曲的,并移走柴禾,但主人不听。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幸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户人家的厨房堆着大量柴禾,有位客人指出这样很危险,容易着火,建议把烟囱改为弯曲的,并移走柴禾,但主人不听。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幸亏邻里赶来帮忙,共同把火扑灭。主人杀牛摆酒,道谢四邻,唯独没有请那个提建议的客人。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一户人家的厨房堆着大量柴禾,有位客人指出这样很危险,容易着火,建议把烟囱改为弯曲的,并移走柴禾,但主人不听。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幸亏邻里赶来帮忙,共同把火扑灭。主人杀牛摆酒,道谢四邻,唯独没有请那个提建议的客人。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大度
不能正确地选人用人,赏罚不明,甚或奖劣罚优,自古以来就是领导工作的大忌.
长期以来,“曲突徙薪亡恩泽”现象不仅在某些部门或地区较为广泛地存在,而且没能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曲突徙薪所蕴含价值的隐型性质遮蔽了自身的光彩.曲突徙薪的价值不能直观地显现出来,或者即使直观地显现出来人们一般也浑然不觉.以“曲突徙薪亡恩泽”故事为例,倘主人采纳了客人的建议,主人便避免了火灾的发生,虽然这个建议所起的作用实实在在,但却并不能给人们造成特别的印象,远不像大火冲天而起,众人群起相救那样生动感人.
二是曲突徙薪所蕴含的价值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人们的共识.汉宫群臣争功,刘邦一番“功人功狗论”,判定萧何居功第一,群臣无不折服,因为萧何的曲突徙薪之功早已被无数次的征战实践一再证明.此事若发生在楚汉相争之初,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
三是曲突徙薪者自身的人格缺陷或建言方式往往为领导者所不容.曲突徙薪者大多为饱学之士,风流倜傥之辈,有高瞻远瞩之明,因而他们中某些人往往恃才傲物,不拘小节,甚或狂放不羁,我行我素.田丰的奇计良谋多为袁绍所拒,除了其他方面的因素之外,与田丰本人的“刚而犯上”也不无关系.
四是某些领导者由于其学养胆识和胸襟的限制而患上了“短视症”.袁绍就是一位典型的“短视症”患者.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他先是对田丰等谋士的正确建议置之不理,一次次坐失取胜的机遇;后是因小儿子生病拒绝田丰奇袭许都之谋,错过击败曹操的天赐良机;最后又不听田丰之谏,招致官渡惨败,竟因再羞见田丰之面而将其杀害.
与袁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曹操.曹操北征乌桓之际,曹洪等将领坚决反对,力陈远途征战之险,恳谏曹操绝北征之念.然曹操北征之意已决,拒绝曹洪的正确建议,贸然挥师北上.征乌桓之役险象环生,经过将士浴血奋战,侥幸取得成功.照一般推论,曹洪的反战言论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至少不能算完全正确,要治他个“蛊惑军心”之罪也可谓铁证如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曹操得胜回师之后做的第一件事,竟是重奖曹洪等反战派将领的曲突徙薪之功.面对众将的满脸狐疑,曹操动情地说:“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天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这同袁绍战败之后恼羞成怒而诛杀田丰,真是天壤之别.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汉末群雄割据天下大乱之际,曹操能够像磁石一样吸聚四方人才,特别是吸聚了大批敌对营垒的精英人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
这正反两方面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地选人用人,做到知人善任,奖惩分明,避免或减少“曲突徙薪亡恩泽”现象的发生,固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然至关重要的是,要力避像袁绍那样陷入心胸狭窄和“短视症”的泥潭不能自拔,学习曹操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和吞吐宇宙的恢宏气度.
不能正确地选人用人,赏罚不明,甚或奖劣罚优,自古以来就是领导工作的大忌.
长期以来,“曲突徙薪亡恩泽”现象不仅在某些部门或地区较为广泛地存在,而且没能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曲突徙薪所蕴含价值的隐型性质遮蔽了自身的光彩.曲突徙薪的价值不能直观地显现出来,或者即使直观地显现出来人们一般也浑然不觉.以“曲突徙薪亡恩泽”故事为例,倘主人采纳了客人的建议,主人便避免了火灾的发生,虽然这个建议所起的作用实实在在,但却并不能给人们造成特别的印象,远不像大火冲天而起,众人群起相救那样生动感人.
二是曲突徙薪所蕴含的价值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人们的共识.汉宫群臣争功,刘邦一番“功人功狗论”,判定萧何居功第一,群臣无不折服,因为萧何的曲突徙薪之功早已被无数次的征战实践一再证明.此事若发生在楚汉相争之初,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
三是曲突徙薪者自身的人格缺陷或建言方式往往为领导者所不容.曲突徙薪者大多为饱学之士,风流倜傥之辈,有高瞻远瞩之明,因而他们中某些人往往恃才傲物,不拘小节,甚或狂放不羁,我行我素.田丰的奇计良谋多为袁绍所拒,除了其他方面的因素之外,与田丰本人的“刚而犯上”也不无关系.
四是某些领导者由于其学养胆识和胸襟的限制而患上了“短视症”.袁绍就是一位典型的“短视症”患者.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他先是对田丰等谋士的正确建议置之不理,一次次坐失取胜的机遇;后是因小儿子生病拒绝田丰奇袭许都之谋,错过击败曹操的天赐良机;最后又不听田丰之谏,招致官渡惨败,竟因再羞见田丰之面而将其杀害.
与袁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曹操.曹操北征乌桓之际,曹洪等将领坚决反对,力陈远途征战之险,恳谏曹操绝北征之念.然曹操北征之意已决,拒绝曹洪的正确建议,贸然挥师北上.征乌桓之役险象环生,经过将士浴血奋战,侥幸取得成功.照一般推论,曹洪的反战言论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至少不能算完全正确,要治他个“蛊惑军心”之罪也可谓铁证如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曹操得胜回师之后做的第一件事,竟是重奖曹洪等反战派将领的曲突徙薪之功.面对众将的满脸狐疑,曹操动情地说:“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天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这同袁绍战败之后恼羞成怒而诛杀田丰,真是天壤之别.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汉末群雄割据天下大乱之际,曹操能够像磁石一样吸聚四方人才,特别是吸聚了大批敌对营垒的精英人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
这正反两方面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地选人用人,做到知人善任,奖惩分明,避免或减少“曲突徙薪亡恩泽”现象的发生,固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然至关重要的是,要力避像袁绍那样陷入心胸狭窄和“短视症”的泥潭不能自拔,学习曹操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和吞吐宇宙的恢宏气度.
看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采用保险协议书形式订立的保险合同,如果因保险合同含义不清而发生争议,并非保险人一方的过错, 2020-05-21 …
采用保险协议书形式订立的保险合同,如果因保险合同含义不清而发生争议,并非保险人一主的过错, 2020-05-21 …
对于保险营销员低办理保险业务,有意与两家保险公司同时签订保险协议的做法,( )A.应当禁止,中国 2020-05-22 …
()是商业保险中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A.保险合同B.保险协议书C.财产保险合同 2020-05-22 …
采用保险协议书形式订立的保险合同,如果因保险合同含义不清而发生争议,并非保险人一方的过错,其 2020-05-22 …
保险人签发正式保险单之前发出的临时凭证( )。A.保险单B.暂保单C.保险凭证D.保险协议书 2020-05-22 …
采用保险协议书形式订立的保险合同,如果因保险合同含义不清而发生争议,并非保险人一主的过错,其 2020-05-22 …
保险人委托保险代理人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应当气保险代理人签订( )A.委托代理协议B.再保险协议C. 2020-05-22 …
对于国内货运险预约保险协议,应按照总公司提供的协议样本,由各分公司审核批准并签章。 2020-05-22 …
英语翻译1.大王亦幸赦臣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3.议法度而修于朝廷4.不期修古,不法常可5.恐修名之 20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