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竹简潘纤云倚灯夜读,有虫声自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
清秋竹简
潘纤云
倚灯夜读,有虫声自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呜”,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内更是温暖得很。
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会,心内不由自主地跟着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只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呜而过;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那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
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去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现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累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中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的肃穆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
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更能令我的內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听的,在那细小的音韵中去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3 分)
答:
2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 分)
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答:
3 .秋虫的呜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 3 分)
4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分)答:
答案 表明古人对秋虫之鸣世鸟也有感怀,为下文写作者的感受进行铺垫,同时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虫声此起彼伏、优美动听,表现了作者对秋之天籁的迷恋和陶醉。
在秋夜静静聆听,并以心必灵去感受那细小的音韵。
自然界中的秋虫之憩声,富有音律美和节奏美,如同动人的音乐;由此联想到古典文學学里秋虫的意象,具有文学的抒情美,令人回味;在秋虫的吟唱中,或邀友品茶,或倚灯夜读,这种诗意的生活令作者内心宁静、温暖而美妙。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华民族创作了世界级的华彩诗章,①这些诗章又锻造着我们 2020-05-13 …
以诗会友,恭迎佳作首先问候大家新年快乐!久不见以诗会友题,今小子再出一题,续诗.请以“一盏春风一缕 2020-05-16 …
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 2020-05-16 …
填表示哭的词语高兴的流泪()哭得断断续续()无声的哭泣()大哭不止() 2020-06-1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7分)卖花词[明]高启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陌头担得春风行, 2020-06-22 …
非延续性动词变延续性动词英语中非延续性动词无法用在现在完成时态或现在完成进行时态中,那么怎么把一个 2020-07-01 …
“愁”似乎是词人永恒的话题,不仅写法多样,而且意境丰富,李清照《武陵春》中描摹愁思之重的绝妙好句有 2020-07-06 …
新年伊始,央视《中华诗词大会》火爆荧屏,-字飞花令,令众多观者如痴如醉。唐诗宋词之高雅,五言七绝之 2020-07-15 …
古代诗词中不乏描写农村的作品,请你写出与农村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2020-11-08 …
家易求诗后续工作2,zenger0107请进风兄此诗,结构严谨,用词瑰丽.御马逐阳,江碧草黄.雷霆马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