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俭字仲宝,琅琊临沂人也。幼有神彩,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闻其名,言之于明帝,尚阳羡公主,拜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 7 题。
王俭字仲宝,琅琊临沂人也。幼有神彩,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闻其名,言之于明帝, 尚 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帝以俭嫡母武康公主同太初巫蛊事,不可以为妇姑,欲开 塚 离葬 ,俭因人自陈,密以死请,故事不行。母忧,服阕为司徒右长史。《晋令》,公府长史著朝服,宋大明以来著朱衣。俭上言宜复旧,时议不许。
俭察太祖雄异,先于领府衣裾,太祖为太尉, 引 为右长史,恩礼隆密,专见任用。转左长史。 及太傅之授,俭所唱也。少有宰相之志,物议咸相推许。 时大典将行,俭为佐命,礼仪诏策,皆出于俭,褚渊唯为禅诏文,使俭参治之。
上坏宋明帝紫极殿,以材柱起宣阳门。俭与褚渊及叔父僧虔连名上表谏曰: “ 臣闻德者身之基,俭者德之舆。春台将立,晋卿秉议,北宫肇构,汉臣尽规。彼二君者,或列国常侯,或守文中主,尚使谏诤在义即悦,况陛下圣哲应期,臣等职司隆重,敢藉前诰,窃乃有心。 ” 上手诏酬纳。
宋世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 “ 白门三重门,竹篱穿不完 ” 。上感其言,改立都墙。俭又谏,上答曰: “ 吾欲令后世无以加也。 ” 朝廷初基,制度草创,俭识旧事,问无不答。
上曲宴群臣数人,各使 效 伎艺,褚渊弹琵琶,王僧虔弹琴,沈文季歌《子夜》,张敬儿舞,王敬则拍张。俭曰: “ 臣无所解,唯知诵书。 ” 因跪上前诵相如《封禅书》。上笑曰: “ 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堪之。 ”
先是诏俭三日一还朝,尚书令史出外谘事,上以往来烦数,复诏俭还尚书下省,月听十日出外。俭启求解选,不许。其年疾,上亲临视,薨,年三十八。
吏部尚书王晏启及俭丧,上答曰: “ 俭年德富盛,志用方隆,岂意暴疾,不展救护,便为异世 ,奄忽如此,痛酷弥深。 ” 葬礼依故太宰文简公褚渊故事。
( 节选自《南齐书 · 王俭传》,有删改 )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 尚 阳羡公主 尚:匹配,多指高攀婚姻
B . 引 为右长史 引:引荐
C .各使 效 伎艺 效:仿效
D .臣无所 解 解:通晓
5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俭勇于直谏的一组是 (3 分 )( )
① 俭与褚渊及叔父僧虔连名上表 ② 俭上言宜复旧,时议不许 ③ 褚渊唯为禅诏文,使俭参治之 ④ 臣等职司隆重,敢藉前诰 ⑤ 吾欲令后世无以加也 ⑥ 臣无所解,唯知诵书
A . ①②④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⑤ D . ③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王俭幼时便专心笃学,袁粲闻知他的名声,说给宋明帝,明帝便把阳羡公主许配给他。
B .王俭的嫡母武康公主参与了太初年间的巫蛊事件,王俭 “ 密以死请 ” ,让母亲十分担心。
C .皇上举行私宴招待大臣,褚渊等都表演了自己的特长,王俭则背诵《封禅书》。
D .王俭生病时,皇上亲临探视;他去世后,其葬礼比照太宰褚渊的先例办理。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 及太傅之授,俭所唱也。少有宰相之志,物议咸相推许。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俭年德富盛,志用方隆,岂意暴疾,不展救护,便为异世。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解析: 选 C 。效:献,呈献。
5 . 解析: 选 A 。 ③ 写王俭参与政务; ⑤ 是皇上的答复; ⑥ 写王俭为皇上诵书。
6 . 解析: 选 B 。 “ 让母亲十分担心 ” 不对, “ 母忧 ” 是指母亲去世。古有 “
丁忧 ” ,指父母去世。
7 . 答案: (1) 后来皇上授太祖太傅之职,也是王俭首先提出的。王俭少年时便有做宰相的抱负,人们在谈论时也都很推许他。 ( 得分点: “ 及太傅之授 ” 句式, “ 唱 ” 、 “ 咸 ” 、 “ 相 ” 各 1 分,句意 1 分 )
(2) 王俭年轻品德深厚,才气正盛,哪料到突发疾病,未有及时救护,便忽然去世。 ( 得分点: “ 年德富盛 ” 、 “ 意 ” 、 “ 暴 ” 、 “ 异世 ” 各 1 分,句意 1 分 )
【参考译文】
王俭字仲宝,是琅琊临沂人。王俭幼时便很有神采,专心好学,书本都不离手。丹阳尹袁粲听说了他的名声,便说给宋明帝,明帝便把阳羡公主许配给王俭,授予他驸马都尉一职。皇上因为王俭的嫡母武康公主参与了太初年间的巫蛊事件, ( 认为武康公主 ) 不配做阳羡公主的婆婆,要开墓分葬。王俭便通过有关人士向皇上自陈,并暗中以死请求皇上,这事才没有实行。母亲去世,王俭服丧结束后被任命为司徒右长史。依照《晋令》,公府长史要穿朝服,宋大明以来穿红衣服。王俭上书说应该恢复旧规矩,当时讨论没有通过。
王俭察知太祖 ( 萧道成 ) 杰出卓异,便先做了太祖领军府的衣裾,太祖任太尉后,便引荐王俭为右长史,恩礼厚重而且亲密,受到专门任用。转任左长史。后来皇上授太祖太傅之职,也是王俭首先提出的。王俭少年时便有做宰相的抱负,人们在谈论时也都很推许他。当时即将举行禅位大典,王俭佐命,所有礼仪诏策,都出自王俭之手,褚渊只写了禅诏文,还让王俭参与了修改。
皇上拆掉了宋明帝的紫极殿,用它的材料建宣阳门。王俭与褚渊及叔父王僧虔连名上表谏止说: “ 我们认为德是立身的基础,俭是德行走所乘之车。晋代将建春台时,公卿们都发表议论;汉代要造北宫时,大臣们都来规劝。这两个君主,一个是列国常侯,一个是守文中主,尚且能够乐于接受谏诤,何况陛下是圣哲天子呢。我们这些人的责任重大,愿意就以前的诏令,发表点意见。 ” 皇上亲手写下诏书表示采纳并予以奖赏。
宋朝时京城的外六门设有竹篱,这年初,有人挖到了白虎樽,传说 “ 白门三重门,竹篱穿不完 ” 。皇上鉴于这话,要改建都墙。王俭又谏止,皇上答复说: “ 我要让后世不能复加! ” 当时朝廷初奠基,一切制度都在草创之中,王俭懂得旧事,有问必答。
皇上举行私宴招待几个大臣,让大家各献技艺。褚渊弹琵琶,王僧虔弹琴,沈文季唱《子夜》歌,张敬儿跳舞,王敬则表演了杂技。王俭说: “ 臣下什么也不通,只知道背诵书本。 ” 于是跪在皇上跟前背诵司马相如的《封禅书》。皇上笑道: “ 这是盛德君主的事情,我哪里担当得起。 ”
此前,皇上诏王俭三日一还朝,尚书令史出外咨询事情,皇上考虑到这样往来太麻烦,又下诏让王俭回到尚书下省,每月听任十日出外接受咨询。王俭请求解除自己在吏部的职务,皇上不批准。就在这一年,王俭生病了,皇上亲临探视, ( 王俭 ) 去世时才三十八岁。
吏部尚书王晏在启文中说到了王俭的丧礼问题,皇上答复说: “ 王俭年轻品德深厚,才气正盛,哪料到突发疾病,未有及时救护,便忽然去世, ( 这 ) 让我非常痛苦。 ” 葬礼比照已故太宰文简公褚渊的先例办理。
管仲夷吾者,颍上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尝与鲍叔贾,分财利, 2020-04-07 …
伤仲永一些题不太会其的意思:父利其然也词类活用: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 2020-06-2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黎且谓景公曰:“去仲尼犹吹毛耳 2020-07-04 …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段,完成问题管仲论(节选)(北宋苏洵)管仲相威公①,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 2020-11-10 …
古文阅读,回答小题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2020-12-2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 2021-01-08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 2021-01-11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23)题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 2021-01-1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管仲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 2021-01-11 …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段,完成问题管仲论(节选)(北宋苏洵)管仲相威公①,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