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李大钊被捕后,表现出了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他“态度甚从容,毫不惊慌”“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精神甚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李大钊被捕后,表现出了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他“态度甚从容,毫不惊慌”“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自称为马克思学说崇信者,对于其他之一切行为,则谓概不知晓”。他“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

  他的这种无私无畏,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和对中华民族一定会独立,社会主义一定会在中国实现的信心,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看法。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宇宙无限的青春的一部分。

  他在1920年写下的一篇散文中说道: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步,生死相间(即相交替),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对于自然的现象的“死”,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我们直可以断定死是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

  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果是有痛苦的,生也是有痛苦的。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他认为,人的乐生怕死,是由于有一种“依恋”的“惰性”:由旧居迁到新居,总不免留恋故居,其实新居未必比旧居有什么不好;“冬天早起,临行冷水浴,望见冷水总觉得有些战栗。跳入其中,沐浴顷刻,也还有一种的佳境。出浴后,更觉得严寒的空气与春风一样和暖。人对于死依恋生,也是一样的心理。”

  对于生死这样的豁达,对于死甚且有“跳入其中……也还有一种的佳境”的想像,使他勇敢地面对人生,更勇敢地面对死亡。不过,诚如人们所熟知的,他并不赞成无谓的死,而是主张发展生命,美化人生。他只是提倡为了真理,为了美好人生的创造才去牺牲。那种牺牲才是一种“佳境”: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这不仅是他的散文、他的诗歌,更是他的观念、信仰、追求。

(节选自《铁肩担道义》一文)

1.节选部分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品质?从哪些方面表现的?

2.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从李大钊对亲人的这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文中引用了李大钊的两段散文,阐述了他的生死观,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种生死观。

4.请概括节选部分最突出的写作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这部分主要表现了李大钊的大无畏的精神。一是通过狱中的表现,“态度甚从容,毫不惊慌”;二是通过他的散文表达出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参考答案:李大钊在死亡面...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译文“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  2020-06-15 …

谁能给我精美的语文词汇比如:1.不好意思时,用语文精美的词汇可写成--尴尬、腼腆、、、2.形容安静  2020-06-21 …

募捐文/喻钊文魏家小学刘培根同学得了脑瘤,需要住院开刀治疗,医疗费至少要四五十万。然而刘培根的父母  2020-06-21 …

用“寂寞的人,寂寞的街”为题写一篇富有诗意的精短小文章.不能抄袭前人的文章,或古诗,古文精短富有诗  2020-07-05 …

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  2020-07-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  2020-11-01 …

在我们生活中有那麽一段时光充满早秋精神是甚麽文章————林语堂在我们生活中有那麽一段时光充满早秋精神  2020-11-0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对书法的  2020-11-06 …

论“和而不同”刘固盛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其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  2020-12-02 …

必修四名著导读部分袁行霈的《中华文化精神》说:“中华文化包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有两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