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李大钊被捕后,表现出了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他“态度甚从容,毫不惊慌”“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精神甚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李大钊被捕后,表现出了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他“态度甚从容,毫不惊慌”“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自称为马克思学说崇信者,对于其他之一切行为,则谓概不知晓”。他“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

  他的这种无私无畏,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和对中华民族一定会独立,社会主义一定会在中国实现的信心,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看法。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宇宙无限的青春的一部分。

  他在1920年写下的一篇散文中说道: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步,生死相间(即相交替),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对于自然的现象的“死”,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我们直可以断定死是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

  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果是有痛苦的,生也是有痛苦的。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他认为,人的乐生怕死,是由于有一种“依恋”的“惰性”:由旧居迁到新居,总不免留恋故居,其实新居未必比旧居有什么不好;“冬天早起,临行冷水浴,望见冷水总觉得有些战栗。跳入其中,沐浴顷刻,也还有一种的佳境。出浴后,更觉得严寒的空气与春风一样和暖。人对于死依恋生,也是一样的心理。”

  对于生死这样的豁达,对于死甚且有“跳入其中……也还有一种的佳境”的想像,使他勇敢地面对人生,更勇敢地面对死亡。不过,诚如人们所熟知的,他并不赞成无谓的死,而是主张发展生命,美化人生。他只是提倡为了真理,为了美好人生的创造才去牺牲。那种牺牲才是一种“佳境”: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这不仅是他的散文、他的诗歌,更是他的观念、信仰、追求。

(节选自《铁肩担道义》一文)

1.节选部分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品质?从哪些方面表现的?

2.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从李大钊对亲人的这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文中引用了李大钊的两段散文,阐述了他的生死观,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种生死观。

4.请概括节选部分最突出的写作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这部分主要表现了李大钊的大无畏的精神。一是通过狱中的表现,“态度甚从容,毫不惊慌”;二是通过他的散文表达出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参考答案:李大钊在死亡面...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将入朝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格杀。父亲李渊正在皇宫内湖上泛舟,  2020-06-11 …

小李读一本书小李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和未读页数的比是1:5,若再读30页,则已读和未读页数的比是3  2020-06-13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九山王曹州李姓者,邑诸生,家素饶,而居宅故不甚广,舍后有园数亩,荒置之。一日  2020-07-14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钓,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阅读古诗  2020-07-15 …

李约瑟称朱熹理学“反映了近代科学的立足点,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他的主要依据是朱熹  2020-07-28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阅  2021-01-13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  2021-01-13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  2021-01-13 …

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后面的小题。(4分)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  2021-01-13 …

古诗词阅读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2021-01-16 …